但在目前的国内工程实践中,最低价中标埋下风险隐患甚至发生质量、安全生产事故却屡见不鲜,这也是我们把采用该法使得低价中标(包括中标价普遍较低甚至最低价中标)视为不足的主要原因。 低价中标的结果之所以令人担忧,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很多工程项目急于上马,招标条件并不十分成熟,不仅不具备采用最低价中标法的条件,而且也难以承受最低价中标的结果。其具体表现为:
根据我国现行工程招投标管理法规的规定,只要“取得初步设计批复”和“有招标所需的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即可开展工程施工招标工作,因此很多工程招标采用的设计图纸是在初步设计基础上稍加深化的所谓“招标图”,其中尚有很多边界条件不清楚,如设备无规格型号、混凝土构件无配筋图、装修设计没有图纸等。
招标人为了规避风险,常常将很多本应由自己承担的风险转嫁给投标人。例如,上述地铁工程招标中要求由投标人承担的此类风险包括:①征地拆迁延误对工期的影响。 某个车站计划开工日期为 2007 年6 月26 日,但由于业主不能按时交付施工场地 ,其实际开工日为2007 年 11 月 20 日,较计划开工推后了近 4 个月。 ②管线搬迁延误对工期的影响。 某车站由于地下管线复杂,需要改移的线路多达48 条,因此仅管线改移、房屋拆迁就延误了约 5 个月。 为赶工期,承包商不得不加大投入,采用 2 个工作面同时施工,增加了人料机的费用,施工成本大幅提高。 ③物价上涨的风险。如2007 年 1 月该地铁项目所在地钢材的信息价为3 371 元/t,12 月份涨到了 4 978 元/t,上涨近 50 %,大大超出了承包商能够正常预见的范围和承受能力。
该地铁工程尽管选择的是固定单价合同,但以“项”报价的子目采用总价包干,如地基加固、深基坑支撑以及雨污水管搬迁等。 其中,地基加固项目在招标文件中曾约定:“招标图给出的地基加固方案为指导性方案,投标人应充分考虑招标图与实际施工图可能的差异”。 而该工程开工的车站项目多数施工图纸中的地基加固设计方案与招标图并不一致,有的车站结构还发生了本质变化,地基加固费用大幅增加,承包商很难按报价包干这笔费用。例如,某站招标图设计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厚度为 3 m,投标人据此计算旋喷桩工程量为7 070 m3,报价 528 万元,但实际施工图设计将加固厚度调整为5.7、4 和 3 m,旋喷桩工程量为11 000 m3,按中标单价计算其总费用增加了 293 万元,较原报总价增加了近55 %,这已经超过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的合理预期了。
3 原因分析
3. 1 简单最低价中标结果的产生原因
对于“技术标前三名最低价中标”的规则,投标人面临2 个不确定因素:一是自己是否可以进入技术标前三名;二是在技术标前三名中自己的评标价是否为最低。
按照心理学有关理论,存在多个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决策的最好方法是先将某些不确定因素消除,这有点类似于采用“消元法”解方程组。 为了“消元”,投标人自然会想到:先保证自己的报价为本单位所能承受的最低价,即使其实际未必是技术标前三名的最低价。心理学对此解释为“厌恶风险”
[2],这与传统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有所不同。 按照传统经济学观点,人们在决策时会同时考虑收益和获得收益的概率,且选择二者乘积(即期望值)最大的方案。 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更多的人会选择风险比较小的方案。 现以 9 个投标人为例,在采用“技术标前三名最低价中标”的情况下,任何1 个投标人进入前三名的概率=

,在技术标前三名中处于最低报价的概率=1/3,因此中标的概率=1/9≈11 %。 而采用最低价报价策略时,投标人中标的主观概率即其进入前三名的概率=1/3≈33 %,这个结果显然高于上述11 %的概率。 因此,在投标人技术力量大致相当的情况下,“技术标前三名最低价中标”和简单“最低价中标”2 种评标规则下的报价行为差别不大。 这也是上述 30 个地铁标段的实际中标结果有43 %成为简单最低价中标的原因。
3. 2 中标水平普遍低于综合评估法的原因
该地铁标段的中标结果普遍低于采用“综合评估法”的高速公路项目和房建项目的原因是 :采用综合评估法时,报价的导向往往就是低于均价 2 %~5 %得满分,因此高速公路项目中标价较均价低约 2 %,房建项目低约3 %。 至于上述 2 %~5 %的下浮幅度则与我国目前建筑业企业的产值利润率水平有关。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该指标的平均值为3.5 %[3]。
只有当采用“综合评估法”且将报价的满分线设置为“均价下浮 8 %”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上述 30 个地铁标的招标结果,这也是我们认为上述地铁工程中标价水平总体偏低的原因。
4 改进建议
4. 1 加强设计管理
招标工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计的质量。相关资料研究表明,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75 %~95 %;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35 %~75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20 %~30 %;施工招标阶段 ,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15 %左右;而到了施工阶段,即使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努力节约工程造价,但效果仍不明显,其影响度约为5 %~10 %[4]。
4. 2 招标人应承担相应的风险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 号令)第二章明确规定,建设单位负有以下安全责任:“建设单位应当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5]。但目前很多项目的招标文件竞将以上资料列为“参考资料”,且特别强调“仅供参考”,并将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的核对工作交由投标人承担。
4. 3 投标报价采用评分法
将“技术标前三名最低价中标”改为“技术标前三名报价得分最高者中标”,且将其中报价评分的标准定为根据项目性质、技术复杂程度 、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等综合考虑,但不主张最低价得最高分,否则上述改进毫无意义。 报价的满分线设置应以增加随机性为原则,即既可以设定为有效投标报价的2 次算术平均值,也可以设定为1 次平均后随机下浮若干百分点法(下浮幅度在评标现场随机抽取)。
5 结语
“技术标前三名最低价中标法”的低价导向效果非常显著,往往会出现简单最低价中标的结果,因此对于技术相对复杂的工程,特别是基础设施或其他公用工程招标,建议选择“综合评分法 ”或“技术标前三名报价得分最高者中标法”进行评标。
参考文献:
[1]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用问答[M].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8-9.
[2] 朱莉琪. 不确定情境下的决策心理 ———适应与认知[J]. 心理科学进展,2003,11(5):481-48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2010[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578.
[4] 俞航. 加强建设项目实施前的工程造价控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8):121-122.
[5] 中国交通建设监理协会. 交通建设监理法律法规文件汇编[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