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大连地铁港湾广场至中山广场段双线贯通

2013-05-14 19:10

“大连1号”完成掘进,精准出仓

      5月12日,大连地铁第一台盾构机“大连1号”左线经过9个月零6天掘进,精准出仓,大连地铁港湾广场至中山广场盾构区间隧道实现双线贯通,这是大连地铁第二条双线贯通的盾构区间隧道,也是大连地铁第十八个双线贯通的区间隧道。

      可能遭遇锚索阻拦,超重刀盘“上阵”

      地铁港湾广场站至中山广场站区间全长1384米,两线间距为12至13米。区间隧道埋深约10至19米。这段隧道穿越的地层围岩含水性高,透水性强,水量大。由于隧道两侧多为超高层建筑,加之地下有11道贮满地下水的废弃人防地道,施工中困难重重,右线施工时长达15个月,大大超过预定工期。

      左线施工除了要克服右线施工存在的全部困难外,由于距离楼群更近,盾构机刀盘可能遭遇高层建筑基础锚索的阻拦。左线盾构掘进前,地铁指挥部更换了超重刀盘,施工方也进行地质雷达扫描,确认锚索风险源。

      “咬钢嚼铁”、换刀188把,突破路障

      尽管准备充分,左线掘进中“意外”还是发生了,盾构机掘进至950米时速度突然变慢,难道刀具出现大面积损毁?可是刀具才更换不久,而且此段地层在设计图纸上和地质雷达扫描图上并无异常。

      最终,施工人员从盾构机排渣中看出了问题:渣土里混杂着铁屑。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发生了,盾构机遭遇了地下遗留的钢筋混凝土维护桩的阻挡。这些维护桩是当初挖掘基坑时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基坑垮塌。而建筑物建成后,这些维护桩已不再发挥作用。

      盾构机是只进不退的“勇士”,与钢铁交锋虽不是它的长项,但它没有退路。为保护刀盘,施工人员根据预案,采用盾构机削磨桩模式掘进施工,“咬钢嚼铁”持续了2个月零9天,共开仓20余次,换刀188把,“咬”碎64根维护桩,其中有1根还是钢管桩,内有钻探用钻杆和硬质合金钻头,这些都被盾构机咬成碎渣,盾构机艰难地完成了此段51米的掘进。

      虽然“大连1号”在左线掘进时,困难比右线并无减少,但由于有了右线掘进经验和对策,左线掘进速度大大加快,如果没有维护桩的意外,工期还能提前2个月。尽管如此,左线掘进工期比右线还是缩短了半年,质量、安全也有充分保证。昨天,“大连1号”盾构机再一次精准出仓,误差肉眼无法识别。

      细数大连地铁盾构机

      ●第一台、第三台已完成掘进。

      ●第二台已完成解放广场至交通大学站1660米的左线掘进,右线刚进入初始掘进状态。

      ●第四台、第五台,由功成街站至星海广场站掘进,遭遇了最艰硬的石英岩地质,已多次换刀,目前,两台盾构机都在换刀过程中。

      ●第六台、第七台,由春柳往沙河口火车站方向掘进,目前的进度分别为254.4米、57.6米。

      刘蕴哲整理

      相关新闻

      友好街与中山路交会处交通恢复

      本报讯 此前,本报曾经报道,因地铁施工需要,5月2日至5月20日,友好街交中山路段道路通行秩序有变化。经过地铁方面昼夜施工,友好街与中山路交会处道路通行秩序已在5月11日提前恢复正常。

      这次施工是为保证大连地铁2号线友好街车站联络通道与既有友好过街地下通道连接工程施工需要。为保证路面正常交通秩序,大连地铁在主干道施工时,绝大多数采用暗挖施工,此段路面之所以要采用局部明挖施工是因为隧道上方覆土浅,距顶板仅2.4米,又位于十字路口,车流量大,安全风险极高。

      因此,地铁指挥部决定采用盖挖法施工,这将比“大开挖”式的明挖施工减少占道时间数倍;虽然总体施工时间将更长,投入也将加大,但“盖板”以下的施工对路面交通无任何影响。5月1日当晚,施工人员开始了24小时不间断“劳动”。先是在现场搭起了长28米、宽8米的围挡,然后打探坑,对地下管线进行确认,敲定保护方案,接着挖掘机开进现场,在柏油马路上挖了一个长7米、宽5.3米、深3米的坑。后续的作业是打桩机进场,连续在坑内周边打下了219根,长7.1米的钢管桩,绑扎钢筋,至5月8日晚,浇注完厚0.6米的混凝土顶板,至此,盖挖施工明挖部分结束,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将进行回填和恢复路面施工。此部位余下的工程将在已完成的“盖板”保护下进行暗挖施工。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