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天津地铁1号线南起双林,北至刘园,是纵贯市区南北走向的主干线,线路全长26.188公里,设22个地铁车站。地铁1号线自2006年6月12日开通试运营至今已安全运营5年多的时间,截至5月底统计的最新数据,1号线5年来共安全运行1122.78万公里,安全运送乘客15681.4万人次,最高日客运量达到21.2万人次,共开行392953列次。列车正点率达99.66%,运行图兑现率达99.95%,乘客满意率达到98.6%。目前,地铁1号线首、末班车分别在6:00和22:00从双林站和刘园站对发,全线运营结束时间为22:45,全天运营时间为16小时45分钟,单程运行时间仅需45分钟。地铁运营公司根据阶段性的客流特点分析,制定了平日运行图和节假日运行图,在周一至周五采用平日运行图,早晚高峰时段的行车间隔保持在5-6分钟;周末和节假日采用节假日运行图,全天行车间隔保持在8-10分钟;雪天行车密度缩短到间隔4-5分钟。因此,地铁方便、快捷、准时的优势非常明显,已成为很多市民日常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目前,地铁9号线已实现局部通车,地铁2、3号线进入施工冲刺阶段,地铁5、6号线也已全面启动建设。按照规划,到2015年,全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增加至230公里,轨道网络客流将提高到200万人次/日以上,轨道交通出行量占整个公交出行总量的比例将提高到30%以上,届时将基本确立轨道交通在客运体系中的骨干地位。
中心城区:建设地铁5、6号线,形成环放式网络;建设2号线东延线,方便东丽湖等东部地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启动4、7、10号线建设,促进西站、文化中心等重点地区的建设发展,强化核心地区的对外交通联系。
滨海新区:启动建设市域Z4线南部新城至汉沽段,与津滨轻轨形成换乘,强化沿海发展带;建设Z2线滨海西站至中新生态城段,支撑和带动中新生态城建设;启动建设B2线黄港欣嘉园至临港经济区段,连接滨海西站和于家堡。
津滨走廊:对现有轻轨车辆进行改造,使轻轨客运能力提高至27万人次/日,发挥其对双城客运的服务和支撑作用;适时启动市域Z1线文化中心至开发区段,实现双城半小时通达。新报记者 邢珊
编辑动机 “无车日”当天,公交集团和市文明办都组织起相应的活动,宣传低碳绿色的出行概念,公交集团还及时加密了百余条公交线路的车次和间隔,确保市民出行。而已经成为市民重要出行方式之一的地铁,到2015年,运营里程将增加至230公里,轨道交通出行量占整个公交出行总量的比例将提高到30%以上。稿件统筹 邓晶龙 周白石
千名市民 绿色骑行
昨日上午,为鼓励市民更多关注和选择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绿色出行方式,由市文明办主办的“靓丽天津 绿色出行”活动集结了近千名关注环保的爱心市民从津湾广场集结出发,沿海河两岸进行骑行,沿途向市民宣传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理念。这也是“天津2011城市文明展示季”的重点活动之一。
本次骑行活动沿“津湾广场-解放桥-海河东路-刘庄斜拉桥-台儿庄路-泰安道-解放北路-滨江道-津湾广场”的线路进行。据主办方介绍,无车日骑行活动将以每年一届的频率持续搞下去,力求将其融进大家文明生活的一部分。此外,天津美术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了解到此次活动的信息后,自发设计了大量倡导低碳环保理念的创意海报,并在启动仪式现场进行了展示,用艺术的形式表达了对此次骑行活动的支持。新报记者 金学思
公交加密 宣传低碳
记者了解到,市公交集团昨天一早及时加密中心城区重点路段的百余条公交线路的车次和间隔,同时组织了500人的服务队伍,在客流集中的终点场站向市民宣传低碳绿色的出行理念。
记者从市公交集团了解到,公交集团针对早高峰客流的激增,对途经南京路、中环线、中山路等繁华路段的百余条骨干线路发车间隔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缩短1至2分钟,确保市民的顺畅出行。此外,公交集团还组织了500名团员青年和公交志愿者队伍,在渤海大楼、中心站、百货大楼、体育中心等20余个客流密集的繁华终点站向来往市民介绍我国无车日的由来和发展、号召市民适当放下私家车而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引起市民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