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钩、屏蔽干扰仪、救生缓降器
久别阳光,他们需心理减压,学会自我调节
从入站到出站,每个乘客都会留下四张照片


屏蔽干扰仪 救生缓降器

防爆钩
夏末初秋的阳光下,在杭州市警校的操场上大喊训练口号的时候,大汗淋漓的周剑就已经知道,今后的自己,以及身边的这144张脸,会在名字前添上一个统一的前缀——地铁警察。
十月对于许多人来说,因为地铁1号线的开通,生活的轨迹都会发生莫名的变化,而对于周剑来说,这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是杭州第一批地铁警察。在外人眼里,地铁警察的训练格外神秘。
但到了此时此刻,对地铁,周剑和战友们都有了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他们已经站到了地铁站台前,仿佛已经能看到一趟趟呼啸而来的地铁,以及列车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实战还未到来,但地铁警察的准备已经陆续到位。
以后将久别阳光,地铁警察都要上心理减压课
“要把美好的东西移到眼前,让心情舒畅起来。还有一个心理暗示,就是我的工作是充实的,有价值的。”
——地铁警察需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
第一个话题,想和周剑唠唠,地铁警察的特殊之处。
今年30岁的他挠了挠头,并不太善言辞。2005年就进入警队、曾在杭州市拱墅公安分局任职的他,觉得一开始的训练,和普通的新警没啥两样,但是,渐渐的,课程有了针对性。比如,他们会额外出差,去了上海、广州和南京,明眼人都知道,那是地铁运行相对成熟的城市。出差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去前辈那里跟班。
“在那里,我的第一感觉是,从此得开始习惯不见阳光的工作环境了。”地铁公安分局目前设置了31个警务站,清一色都在地下,周剑未来的主要任务是在站台以及地铁沿线巡逻,自然和阳光要经常擦肩而过。
“我开始觉得也没啥,但跟班了以后才知道,8小时,甚至是一天,长时间在见不到阳光的环境下办公,是有难度的。”在周剑和战友们看来,首先要过的就是心理关。周剑和战友们都记得在南京地铁跟班的时候,那天的气温还不到30℃,但在警务站驻站时,还是感觉特别闷热,没几分钟衣服就被汗水浸湿了。
“这种闷的感觉,是在地面巡逻的时候没有的,除了生理还叠加了心理。” 就如地铁警察所说,如果常年不见阳光,心情就会压抑,因此他们需要有效减压,才能更好地为乘客服务。“所以,我们专门有心理减压课,今后还会有工作安排上的保证,比如换班去地面上透透空气。”
周剑觉得,心理减压课就像是要教会地铁警察如何给自己的心情“松绑”。比如,静下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眼前是你最爱的景象,可以是阳光、沙滩,可以是你爱吃的美食,喜欢的宠物……总之,深呼吸,让你平静下来。“反正,就是要把美好的东西移到眼前,让心情舒畅起来。”周剑如是说,“然后,还有一个心理暗示,就是咱在地铁里的工作是充实的,有价值的。”
当地铁警察,得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这是他们的特殊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