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铁安检仪夹伤孩子手

一看到孩子的伤处,高女士就很心疼 ■本报记者 杨大海 摄
本报提醒:过安检时看好孩子
本报热线:024-96128
高女士:我儿子50天前被地铁安检仪夹了手,并被灼伤。
晨报讯(记者 孙帅)6岁的明明(化名)伸出手,要帮妈妈拿传送带上的包,结果小手被夹住了。
这次伤人的又是滂江街地铁站的安检仪。
而就在一个月前,3岁的美美(化名)同样被滂江街地铁站的安检仪夹伤了手。
一个月内连伤两名孩子的手,可直到9月10日,事情过去80天了,地铁口的安检仪仍没有任何提示和改变。
被灼烧后会留疤,疤痕有可能限制手功能
9月10日下午,高女士带着明明来到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
此前,明明已从另一家医院出院,可如今伤口又破了。医生将明明的纱布打开,露出一块眼镜片大小的烧伤。伤口呈粉红色,边缘有的地方已凸起,伤口中心恢复的地方又破开了。
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烧伤门诊医生张茹芝介绍,明明的右手属于深二度烧伤,治疗分三个阶段,首先需要恢复创面,其次抑制疤痕,最后如果影响到手部功能则需要手术。
张茹芝表示,在被灼烧后的半年内,这个伤口很容易破开,将来肯定会留下疤痕,但疤痕不会随着皮肤生长而生长,所以当孩子的手不断长大,疤痕有可能限制手的功能。
家属:孩子受伤后,地铁方面从未主动联系过我
明明的手是被地铁安检仪夹到后灼伤的。
高女士介绍,7月21日,她带着明明进入滂江街地铁站A入口,当她伸手去拿传送带上的包时,明明也伸出了小手。当高女士听见儿子的哭声时,明明的右手已经夹在了传送带与铁杆之间,传动带不断地转动,摩擦着明明的右手。高女士立即向工作人员求救,工作人员停止了安检仪的作业,将明明的右手取出。
做笔录、拍照片,高女士一边擦着明明脸上的泪水,一边按着工作人员的指示进行。当她要求对方出一名工作人员陪同看病时,对方拒绝了。
“他们说有规定,不能去,让我们先看病,医药费地铁给出。”高女士说,随后地铁方面出了一份事件说明。
说明中写道:经过安检仪时,男孩将手卷入传送带与前端挡板之间的缝里,安检工作人员发现后随即将机器停止,小男孩将手拿出,出现红肿现象。
高女士说,事后地铁方面从未主动找过她了解明明的伤情。
“一个电话也没打过,连病情都没问过,从来都是我们联系他们,只知道他们的办公电话。”这一切让高女士一家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如果伤口恢复得不好,还有可能做手术。”
地铁方面同意垫付手术费,但拒绝出具书面材料
高女士说,当医生确认明明右手骨头未受伤后,她原本以为并无大碍。但过了两天红肿仍未退却,加之半年甚至更长的恢复过程、伤后留在手上的疤痕、是否会影响右手功能的不确定性……明明的家人正承受着这样的担心。
9月10日,记者同高女士来到滂江街地铁站,工作人员在承认此事后,拒绝接受采访。随后记者同高女士来到了沈阳地铁大厦。一名自称安技部(音)寇部长的男子和几名工作人员接待了高女士,他记下了高女士提出的安检仪的隐患。
经过争论,地铁方面同意垫付手术费用,但拒绝出具同意此事的书面材料。寇部长强调:“公章,只有事件处理完的时候才能盖。”
如今,受伤后的明明无法打乒乓球,无法参加学校的魔方比赛,而最让他烦恼的是,每天放学后要去上药,这占用了他写作业的时间。
■最新进展
事情过去80天了
伤人安检仪旁
仍没有提示
明明并非是惟一被地铁安检仪伤到的孩子,本报在6月23日就曾报道过类似事件。
6月22日,3岁的美美(化名)同样在滂江街地铁站的安检仪夹伤手。
可直到9月10日,在连伤两名孩子的手后,地铁口的安检仪仍没有任何提示和改变。
■本报提醒
孩子碰触传送带
很容易被“拽”进去
在两次安检仪伤人事故中记者发现,伤人主要发生在安检仪传送带的末端。
儿童的身高刚好伸手可以触碰到安检仪的传送带,但由于儿童手臂相对较细,而传送带和挡板之间的缝隙刚好可以夹住儿童的手,此时传送带仍不断向下,就会产生一个向里面拽的“力”。
一方面儿童意识不到危险,另一方面儿童一旦被夹住也没有力量挣脱。若任由传送带不断摩擦,很容易被灼伤。
因此,本报特别提醒,当包过安检时家长一定要看管好孩子,切忌让孩子伸手去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