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拓玲)“应急管理不仅是政府的事,它与每个公民都息息相关,如何提升个人应急能力,是个重要课题。”昨日,参加省应急管理与科技研讨会的国务院参事、国家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教授,着重介绍了个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自救与互救的重要性,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自救互救占救援有效率的81%
闪教授表示,自救与互救远远比公救重要得多。目前,我国每年因违章劳动作业死伤达10万人,提高每位公民自救、互救的能力已被列为重要议程。尤其是在地震等重大灾害面前,灾害发生前几秒、几分钟及几小时内都是自救、互救的最佳时机,在此时如果自救得当,将把灾难造成的伤亡降到最低。有统计表明,自救、互救占救援有效率的81%。但目前我国公民面对各种交通事故及重大灾难等的自救互救能力还很欠缺,有待进一步提高。而这种宣传、普及自救互救的意识与技能工作最迫切的是要从娃娃抓起,提升国民素质,降低面对事故与灾难的伤亡与损失。
地铁停电 切莫随意拉动报警装置
西安地铁二号线已经开通一周年,为广大市民带来了诸多便利。假如地铁发生交通事故,市民如何自救?与会专家也在现场为大家进行了讲解。
据悉,停电是地铁运行中最常见的事故。如若突然停电,乘客应原地等候,不要走动,不要惊慌。工作人员会进行广播解释和疏散。如在站台,应迅速就近沿疏散向导标志或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撤离。在隧道运行时停电,千万不可扒门、拉门或自行离开车厢进入隧道,应耐心等待救援人员到来。救援人员将打开无接触轨一侧车门,悬挂临时梯子,指挥乘客依次撤离。
专家还特别提示,在隧道内行走要小心脚下,以免摔伤或被障碍物碰伤。不必担心人多被关在密闭车厢会出现呼吸困难。即使停电,列车上有可维持45分钟-60分钟的应急通风。如无其他意外发生,停电时一般不要拉动报警装置。不要擅动地铁列车车门上方的“紧急开门手柄”。如果列车正好停靠在站台上,可拉下“紧急开门手柄”;一旦列车停在隧道中时拉下,十分危险。
如果停电造成地铁车门打不开,没有工作人员的指引,千万不要擅自扒门。不要直接跳入隧道,列车距离地面一米多高,且地面情况复杂,容易崴脚并造成混乱。
公众应急指南宣传应急知识
据了解,为了增强群众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市民应急自救能力,《陕西省公众应急指南》已由陕西省应急管理办公室和三秦出版社编辑出版,是一本融汇各类预防和应急知识,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大众科普读物。该书出版发行以来,得到了许多市民的称赞。
不仅如此,为了适应应急管理学科的快速发展,加强我省应急管理的科研和人才培养,我省不久前还成立了陕西省应急管理学会,推广、普及应急管理知识,提高我省各类组织或个人的应急管理水平。同时学会还承办政府、企业和有关部门委托的应急管理科研项目的评估与论证、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危机与隐患的评估工作等;促进应急管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我省应急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