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武汉9月28日电 近日,武汉“公共空间诗歌”公益文化活动正式启动。由51位分别来自中国和英国的诗人创作的117首诗歌,将在武汉轨道交通一号线沿线的373块广告牌上展示三个月。
艺术从博物馆来到公共空间
在“公共空间诗歌”新闻发布会上,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艺术总监戴维礼说,”近三四十年来,英国的民众越来越喜欢在正式场合之外看到艺术,把艺术从博物馆、音乐厅里带出来很重要”。据了解,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伦敦、纽约、旧金山、巴黎等大都会的公共空间里承载了文化传播的功能。英国文化协会从中汲取灵感,与湖北省作家协会,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以及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携手,打造武汉轻轨一号线的诗意空间。
“武汉是一座有诗意的城市,却被人称作‘市民城市’”,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方方认为,城市需要诗歌,如果能在更多公共空间留出诗歌的空间,让市民在走路、购物中都能欣赏到诗歌就更好了。也希望这次活动能够化解人们对武汉“市民城市”的印象。
地铁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一面
“武汉在写诗和吟诗上都有传统,公共空间诗歌”让人在不经意间一读的感觉很美妙”,武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元生表示,武汉正在努力建设成国家中心城市,打造“文化五城”,其中之一就是“读书之城”。
武汉地铁集团代表王涛说,”地铁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一面”,为了这个活动,地铁集团放弃经济利益,腾出了200余块室内外广告牌,让诗歌在轻轨沿线进行展示。据王涛介绍,地铁集团很注重地铁文化建设,在即将开通的地铁二号线,每个车站都设置有自动图书馆,力图打造一条”书香地铁“。更早之前,武汉地铁集团还主办过”把武汉画在地铁里“中小学生绘画征集活动。
”有了地铁里的艺术,乘客就不会一直低着头看手机了“,戴维礼介绍,自1986年起,英国地铁里就出现了写有诗歌的海报。这些诗歌有新的、有旧的,有长的、有短的,最初都是由喜爱诗歌的民众自发张贴的。顺应这一风潮,伦敦地铁还成立了“地铁上的诗歌”项目,放弃了一部分商业利益,让这些地铁诗歌得以存活,最后还将它们整理成册出版。如今这一项目已经扩大成“地铁里的艺术”,包含绘画、音乐等各种艺术形式。戴维礼说,“在伦敦的地铁里,张贴的诗歌面积都很小,需要走很近才能看清。而武汉用来刊登诗歌的一些广告牌非常大,让我非常吃惊,希望这个项目能在武汉地铁里长期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