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深圳:地铁列车将增,提高发车频率

2013-08-01 17:32

      【深圳商报讯】(记者 肖晗 实习生 薛聿涵)深圳市交通运输委昨日发布2013年第二季度公共交通服务指数。记者了解到,2013年第二季度公共交通服务指数调查,累计派出调查人员近3000人次,收集有效调查样本108824份。其中,轨道交通有效问卷2.6万余份,覆盖5条轨道线路、118个轨道站;常规公交7.03万份,涉及线路625条,占全线路总数的70.54%。二季度全市公共交通服务指数得分为79.8分,较上期上升0.5分。其中,轨道交通服务得分仍然最高,达到86分。

      市交委透露,根据指数反馈以及进行相应的原因分析后,计划下半年加大电子站牌和公交首末站的建设力度,并计划投放100台无障碍出租车上路,以更好地为市民提供服务。

      根据市交委发布的信息,在针对轨道交通的打分中,分数总体上升,主要是由于车厢拥挤程度稍有改善。5条线路的综合排名中,蛇口线得分最高。

      从各项主要考查指标来看,按车厢舒适度排名,是蛇口线第一,罗宝线最后;按可靠性排名,蛇口线仍然位居第一位,龙岗和龙华线垫底。

      市轨道办相关负责人透露,为改善乘车环境,提升发车频率,地铁集团进行了列车采购招标。按计划,至2016年底,罗宝线将新增33列列车;2号线和5号线累计将增加38列;3号线上也要增加33列。

      常规公交作为目前最主要的公交出行方式,其指数得分达到了76.6分,接近良好区间。调查发现,配套公交场站不足,严重制约了热点区域始发运能供给能力,是造成公交拥挤的最主要原因。目前,深圳公交场站缺口仍达50%以上。

      针对上述情况,深圳将重点推进“电子站牌”建设,在年底前实现全市公交加装GPS,通过手机客户端以及部分实体电子站牌,准确反映公交车到站距离,以方便市民依需要出行,避免过长时间在站台等候。此外,计划在年底前建成盐保北区、大望新田、别墅路、碧岭等4个公交首末站,开工建设大宝北路、白石厦、塘下冲、越华工业园、上横朗新村等5个公交首末站。

      出租车方面,市交委相关负责人称,从指数反馈的信息看,原特区内岗位聚集区在高峰时段“红的”便利性相对较差,光明、葵涌、南澳街道等关外区域“打的”不便问题突出。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