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能协会城轨交通节能专业专委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轨道交通分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设计咨询专业委员会

学术前沿

浅谈某地铁区间联络通道的设计与施工

发布日期:2016-05-23 21:45

浅谈某地铁区间联络通道的设计与施工
 
 要:联络通道一般设置在地铁区间隧道中间,起连通、排水及防火等作用,其设计和施工是地铁区间的薄弱环节,文中主要探讨某地铁区间不良地质下联络通道设计与施工问题,先采用搅拌桩和素混凝土加固地层,然后在拱顶小导管超前支护下采用短台阶保留核心土环形开挖的方式进行矿山法开挖,边开挖边支护,并通过现场监测及时控制地表沉降,以确保施工安全。
关键词:联络通道;地层加固;矿山法
 
1工程概况
      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工程[虫雷岗站~千灯湖站]区间隧道单线长1098m,采用盾构法施工,在YDK10+671处设1个联络通道,不设废水泵房。该联络通道位于桂澜路中间,离道路两侧建筑物及管线较远,覆土约10m,采用矿山法施工。
 
2工程及水文地质状况
      本区间岩层为石炭系下统石灰岩,石灰岩地段不同程度地发育土、溶洞,根据物探资料,联络通道处无土、溶洞,由上至下地层分别为〈1〉人工填土层、〈2-2〉淤泥质粉细砂层、〈3-2〉中粗砂层、〈5-2〉硬塑状粉质粘土层、〈6〉全风化泥质粉砂岩、〈7〉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根据钻探揭露,区间内的地下水主要为砂层潜水和强、中、微风化基岩中的裂隙水,石灰岩溶洞水等。
 
3联络通道设计
3.1地层加固
      联络通道上方存在较厚的软弱土层,为确保施工安全,先对地层进行加固。加固方案采用Ф 550@400搅拌桩加固地面,加固体最外一排采用600厚素连续墙,加固范围21.2m×10.9m,横向长度为隧道边线外延1.6m,纵向长度为联络通道边线外3.6m。素混凝土墙从地面开始直到通道下3.5m范围,垂直长17.6m;搅拌桩垂直断面加固范围为从地面开始至不透水层〈5-2〉硬塑状粉质粘土层或〈6〉全风化泥质粉砂岩下0.5m,加固高度约11.7m,如图1所示。
      先施工连续墙,再施工搅拌桩,最后在墙接口处施工三重管旋喷桩以保证质量。旋喷桩要求高压水压力大于20MPa,注浆采用32.5R以上的早强水泥,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及掺合料,用量应通过实验确定,水泥浆液水灰比为1.0~1.5。搅拌桩根据地层类型进行掺量及其他参数的对比试验,采用42.5R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量15%~18%,水灰比0.55~0.65。采用轻型井点降水,井点管距通道1m,滤管为Ф38,L=1.2m, 井点布置在通道两侧, 共 4 个点,两点的间距为3m。施工通道前,先探明加固体特别是通道上的砂层加固情况,必要时进行水平注浆。
3.2设计计算
      本隧道按照新奥法原理设计,隧道衬砌及支护参数主要根据结构断面、围岩类别、水文地质条件、结构受力特点等因素,经计算分析及优化,并类比同类工程而综合确定。初期支护主要由砂浆锚杆、钢筋网和喷射混凝土组成联合支护体系,二衬为钢筋混凝土。支护参数设计见表1。
      辅助施工措施如下:联络通道地处Ⅵ级围岩,先采用搅拌桩+素混凝土进行地层加固,在拱顶1.8m范围内用Ф42 小导管超前支护,小导管 L=3m,环向间距0.3m,纵向间距2m。采用短台阶采用保留核心土环形开挖的方式进行,边开挖边支护。

      联络通道安全等级取一级,相应的结构构件重要性系数取1.1,通道结构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求得二衬迎水面和背水面的最大裂缝宽 度 允 许 值 分 别 为0.2,0.3mm。结构计算需考虑的荷载作用包括结构自重、围岩压力、地面超载、土压力及浮力、结构上部和受影响范围内的设施及建筑物压力等。根据通道埋深,按浅埋隧道计算,初衬荷载取值为70%土压,不考虑水压;二衬为30%土压+全水压。
      通道结构简化为四面受水土压力的拱形结构,采用SAP软件进行结构内力计算,联络通道加固后按〈5-2〉Ⅴ级围岩考虑,加权平均天然重度取19.7 kN m3,静止侧压力系数取0.43,用地层弹簧来模拟土层中的地层抗力,计算模型如图2。

4施工监测及地表沉降控制措施
      现场监控量测是喷锚构筑法设计和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严格执行有关规范,量测项目主要包括:①围岩及支护状态;②地表、地表建筑、地下管线及构筑物变化;③拱顶下沉;④周边净空收敛位移。
      通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和隆起均应严格控制在环境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分别为30mm和10mm,并根据监测结果信息及时采取可靠的措施。
      地表沉降主要控制措施包括:①严格按先加固后开挖的原则进行施工;②采用合理的开挖方式,严格控制开挖循环每进尺不超过0.5m,施工中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边开挖边支护;③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或临时支护,工序衔接紧扣,尽早施作初支和封闭成环,掌子面稳定性差时,应随时喷射混凝土封闭工作面;④施工期间加强施工排水,必要时在掌子面下设超前钻孔局部排水,以保证开挖面处于无水状态,提高地层自稳能力;⑤施工过程中(包括竣工初期)对围岩及支护结构、地面建筑物进行必要的监控,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⑥加强管理,严格按有关标准、工艺和细则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5防水要求
      本联络通道防水等级为二级,结构防水设计和施工应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相济,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关键是处理好施工缝防水和与区间的接口防水。喷射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6,二衬C3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8。通道采用PVC分区及注浆防水系统,分区采用背贴式止水带与防水板热风密实焊接。同时在每个区域内预先设置注浆嘴和注浆管,可针对局部漏水区域进行二衬与附加防水层之间的注浆堵水。
 
6施工要求及主要注意事项
      6.1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前,应视围岩裂隙及渗漏水的情况,采取注浆堵水;初支施工时预埋注浆管,每当初支闭合成环一定距离后,即进行初衬背后注浆,根据围岩含水和破碎情况及初衬后渗漏严重的地段,初支拱背后注浆固结应当深入围岩中1~2m范围,而不仅是初支拱背充填注浆;初期支护或回填注浆后仍有渗漏时,还应采取初衬后围岩注浆,钻孔深入围岩不应小于1.0m,孔距视渗漏情况确定。现场备用一定数量的注浆堵水材料,以备急用。
      6.2初支喷混凝土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施工,尽量使初支喷射面平整,二衬钢筋施工时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防水板不被破坏。二次衬砌时拱部应预埋注浆管,衬砌完成后应通过预埋注浆管对二次衬砌与防水层之间空隙(拱顶、底板、侧墙)回填注浆。
      6.3施工中应做好地下水及地质超前预报,确保洞内防、排水及通风工作“三通”正常工作。
      6.4严格控制开挖循环进尺,一般不宜超过0.5m,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初支或临时支护,工序衔接紧扣,尽早施作抑拱和封闭成环,掌子面稳定性差时应随时喷射混凝土封闭工作面。
      6.5施工期间加强施工排水,必要时在掌子面下设超前钻孔局部排水,以保证开挖面处于无水状态,提高地层自稳能力。
      6.6联络通道施工应注意对已建成盾构隧道的保护,采取必要的辅助措施,以保证盾构隧道的安全,盾构管片切割时不宜一次全断面切割,应通过先开小洞,观察地层的工程地质和地下水情况,进一步核实地质情况及砂层的加固效果,及时对地层进行补充注浆加固以保证安全。
      6.7盾构管片切割前应在已建成的盾构隧道内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如架设临时支撑等,盾构环向宜在临时支撑与盾构管片之间加钢板垫环,确保盾构隧道安全。
 
7结语
      区间联络通道由于周边环境复杂,施工场地狭小,容易造成工程事故,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层加固对围岩压力的影响变化,施工前应确保地层加固满足要求,特别是开洞前应注意地下水情况及砂层的加固效果,确保施工安全。随着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地铁联络通道施工中遇到各种不良地层情况亦会越来越多,本工程施工经验对以后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1] GB 50157-2003 地铁设计规范[S]
[2] TB 10003-2005 J 449-2005铁路隧道设计规范[S]
[3] JGJ 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
[4] 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工程设计技术要求.广州市地下铁道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