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轨道交通组合结构与实际客流相关性
[摘 要] 文章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和方法对北京市轨道交通结构进行分析计算,计算其集成度值,然后与现有运营各轨道交通线路实际统计客流量进行相关性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实际分析。
[关键词] 空间句法;轨道交通;相关性;北京市
0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一种快速、大运量的交通方式,其布局和结构改变着城市的形态功能,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完善, 在整个城市发展过程中表现为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子系统, 其结构的变化可能带来系统内人流量分布的不同,进而影响到城市地上地下空间的功能。
1空间句法理论与方法
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的空间句法在建筑设计的研究中, 认为建筑空间组合方式不同可能带来空间的使用功能的不同,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小空间”走向“大空间” ,涉足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认为城市空间网格与空间的社会属性存在着高度相关性。 由于现代快速交通改变了我们生活的尺度,有了飞机我们可以把整个地球叫做“地球村”,有了地铁我们就应该把一座城市比做“城市大楼平面”。 我们这里采用“大空间”化为“小空间”。 把每条地铁线之间的关系化简为房间与房间的关系, 基于这种想法我们才用空间句法的凸状分割,对“城市大楼平面”进行计算。
2计算分析
2010 年北京实际在运营的有 9 条线路 ,我们根据现运营的 9 条线路连接关系,表示成关系矩阵,横行竖行依次为1、2、4、5、8、10、13 号线、八通线、机场线 。 直接相连的为 1,不直接相连的为 0, 然后我们分别计算去掉机场线和同时去掉机场线和 8 号线的集成度值。
我们从北京地铁网站上查询到 2010 年 4 月的每条线路日输送旅客量。
对得到的两组数据地铁集成度值,2010 年 4 月份实际统计人流量的平均值, 对两组数据输入 SPSS 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我们分 3 次分别计算,第 1 次为全部 9 条线路,第 2次为去掉机场线,第 3 次去掉机场线和 8 号线,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0.615,0.711 和 0.860,当相关系数 r=0.860,f=7-2=5,在显著性水平上 α=0.05,查表得知 r0.05=0.7545, 0.860> 0.7545,证实地铁线路的组合结构与实际客流量存在显著相关。
3结果分析
从分析的结果来看,影响系统集成度的主要是机场线、8 号线和 2 号线 ,机场线是通往机场的磁悬浮列车,票价为25元 ,很少有人会花 25 元从东直门到三元桥的 ,而其它线路的乘坐进站后 2 元可以换乘其他普通线路, 价格的不同就打破了机场线与其他线路的等同, 而且它发送的旅客量相对其它线路还比较少,基本上可以忽略。 8 号线通往奥林匹克公园的,线路较短,功能简单,只在有大型活动的时候可能有较大的人流量。





在图 2、图 3、图 4 散点图中,地铁 2 号线有较大的偏差,因为 2 号线是一段闭合的环状线,与其它线路的关系都是双次交汇,其换乘的便利程度,应该远不同于上面所描述的相交或不相交,其人流量也应该在接近实际预算的 2 倍。
2010 年运营的线路只是 2008 年规划的部分线路 ,作为城市的一个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子系统还不够完善。 我们可以做一个北京市地上交通网络的空间句法轴线分析,结果显示北京的东西长安街, 及其与之相连的二环线集成度最高,它的中心性很强,而 2 号线基本上与二环重合,其地上功能对它有较大的影响。
4结语
从我们所做的地铁线路集成度值与实际客运量的相关性分析中, 证实地铁线路的组合结构与实际客流量存在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 0.860,但是在做实际计算分析时要去掉一些与系统有较大差距的元素, 如机场线价格与其它线路不同,8 号线线路较短,且功能还比较单一。
参考文献
[1]比尔·希列尔.杨滔,张佶,王晓京,译.申祖烈,校.空间是机器—建筑组构理论[M].3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张愚,王建国.再论“空间句法”[J].建筑师,2004(3):33-44.
[3]段进,比尔·希列尔,等.空间研究3,空间句法与城市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4]程昌秀,张文尝,陈洁,蔡俊.基于空间句法的地铁可达性评价分析—以2008年北京地铁规划图为例[J].地球信息科学,2007,9(6):31-35
[5]北京地铁网站http://www.bjsubway.com/
[6]薛微.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