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里折返线隧道岩溶地基处理技术
摘 要:在处理穿越岩溶地质的地铁隧道地基时,采用充填、旋喷和袖阀管注浆等技术相结合,加固软弱地层、封堵岩溶裂隙。通过相关工艺的综合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岩溶;充填;旋喷;注浆;地基处理
1工程地质概况
三元里折返线二期工程位于广州地铁二号线北端,采用明暗挖结合的方法施工,平面布置见图 1。施工范围内隧道底板以下岩溶发育,地下水丰富,连通性极强。洞身及顶部以上为粉质粘土层,遇水软化。当土层压力小于岩溶水压时,易被击穿发生突水现象。隧道在土层之中,局部底板位于基岩面附近,开挖时有部分灰岩。
2岩溶分布概况(见图 2)
本段隧道分布着一些溶沟、溶斗、溶洞,溶斗呈漏斗状、井状,部分由溶洞顶板坍陷而成。 浅部基岩存在数十个延伸范围不大、洞高 0.2m~9m 的溶洞,溶蚀缝,蜂窝状等溶蚀现象非常发育。深部基岩有几个规模很大、洞高大于 15m 的溶洞,平面上延伸 7m~30m,这些溶洞绝大多数均无充填物。
3 地下水概况
本地段的水位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岩溶水的混合水位,主要为岩溶水,少量第四系孔隙水,连通性很好。
4施工工法
明挖地段采取旋喷桩结合注浆止水、加固地基。暗挖地段在地面打斜孔进行袖阀管注浆,加固隧道周边地基(见图 3)。

5施工工艺及参数
5.1溶洞处理
在溶洞中心钻孔,孔径130mm;然后以该孔为圆心,半径按1.5m 的倍数,孔间距 1.5m,逐层向外钻孔,直至溶洞的边缘;钻孔深度选择为超过隧道底板以下10m;钻孔完成后,对无填充物的溶洞采用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填充,对于有填充物的溶洞则用旋喷法高压注浆。
5.2明挖地段的施工
明挖段隧道采用钻孔灌注桩与钢管支撑构成基坑支护,开挖范围外施做止水帷幕。隧道底板以下施做 3m厚旋喷桩止水帷幕。隧道底板止水帷幕在基坑开挖至8m深时施作,微风化石灰岩地段,旋喷桩无法施作到位,采用袖阀管注浆法压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5.3 暗挖地段施工
待明挖段取土到一定程度已展开工作面后进行开挖,开挖前对此地段进行地面注浆处理。为保证施工安全,减小地面沉降,洞内采取小管棚加强支护。
5.4 旋喷桩施工参数
设计桩径 550mm~600mm,孔位偏差≤1cm,孔垂直度≤5%;喷射压力为20 MPa。选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水泥浆,水灰比为0.8~1.0;喷管提升速度5cm/min~15cm/min,转速10r/min~15r/min。
5.5钻孔灌注桩施工参数
单桩设计承载力为4000kN,桩径800mm,桩间距950mm;孔位偏差、垂直度(同上)。选用 C25 自流平免振捣混凝土成桩,水泥标号为52.5 级,施工配制参数见表 1。
5.6 注浆施工参数
水泥单液浆:选用4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用水泥浆水灰比为 0.8~1。
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水泥浆水灰比为 1~1.33,以 V水: V水玻璃=1: 2 稀释水玻璃;缓凝剂掺量为水泥重量的 1%~3%;V水泥浆: V水玻璃溶液=1: 1;注浆孔间距为 1.3m,浅部土层注浆终压取 1MPa~1.5MPa,深部土层注浆终压取 3MPa~4MPa,开环压力稍大于初压。
5.7 技术要点
①钻孔时钻机底座要加固,保证钻孔垂直度;不同土层应控制进尺,避免发生跳钻;漏水或遇砂层时应提高泥浆浓度,必要时采用水泥粘土浆;钻遇溶洞时,钻机出现漏水、掉钻现象。
②循环注浆,当压力逐步升高,达到设计终压并继续注浆30min 左右,进浆量小于 0.4L/min 以下,结束注浆;旋喷成桩时要严格控制桩体的连续性,人员配合要默契,装卸钻杆要迅速,避免出现断桩;灌注桩钢筋笼焊缝要饱满,混凝土灌注要连续,保证成桩质量。
③基坑开挖做好监控量测,确保施工安全。
6质量监测的成果与评介
①抽水试验最大涌水量120m3/d,减少到为原来的5%左右,旋喷及注浆止水效果显著。
②在暗挖地段取芯,水泥浆脉成层、树状或块状填充于风化岩体或土体中,注浆效果好。
③本分项工程采用了高性能混凝土,大量节约了水泥,降低了施工成本,耐久性也较普通混凝土有较大改善,适合用于溶洞填充等大体积混凝土的灌注;良好的整体性、匀质性和密实性,避免振捣节约了大量人工,降低了劳动成本,减少噪音污染。
7结束语
三元里折返线二期施工,成功的运用了充填法、旋喷桩、灌注桩、注浆等技术处理岩溶发育地层。处理后的地基使隧道沉降及今后地铁运营的危害得到解决。穿越岩溶发育地层的隧道,结合施工场地条件,分别采取明、暗挖相结合进行挖支,风险较小且对周边环境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杜嘉鸿.地下建筑注浆工程简明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 戚筱俊.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3] 侯兆霞.基础工程[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