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能协会城轨交通节能专业专委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轨道交通分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设计咨询专业委员会

学术前沿

地铁TBM施工对下穿高速公路沉降量分析

发布日期:2016-08-12 21:52

地铁TBM施工对下穿高速公路沉降量分析
 
要: 对重庆地铁 6 号线 TBM 试验段的风险断面进行了分析,根据实际最近距离平行双洞开挖的三维模型数值分析结果,计算出地表的沉降值并分析结构的安全性,对于类似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地铁,TBM,数值分析,安全性
 
1 工程概况
      重庆地铁 6 号线下穿渝合高速,由于埋深为整个平行双洞开挖过程中埋深最浅处,所以为了解 TBM 法施工区间隧道对渝合高速路的影响,取 CK28 + 580 处进行计算,该处设计轨面高程为271. 98 m,隧道拱部结构外缘高程为 277. 02 m,隧道底部结构外缘高程为 270. 66 m,高速路面高程为 290. 00 m,隧道结构与路面净距均值为 12. 98 m。其纵断面及横截面图如图 1 所示。此处进行同步开挖,计算 TBM 通过后初期支护单独作用下高速路面的沉降量。
2 模型建立
      按岩土力学法计算,采用有限差分软件 ANSYS 进行计算分析。计算范围如下所示: 根据隧道影响的距离要求,整个模型采用实体单元建模,隧道结构采用弹塑性体模型,共划分 44 428 个单元,其中围岩,加固区,初衬采用平面 Solid45,Mesh200 单元。如图 2 所示。
      此处为Ⅳ级围岩区,且上部覆土为中等风化砂质泥岩,厚为5 m ~ 14 m,按照实际情况建立模型,取 109. 6 m × 95. 35 m × 45 m建立模型,沿区间隧道纵向,选取范围比公路宽度稍大,为 45 m。在自重应力和公路Ⅰ级车道荷载作用下,其中公路Ⅰ级车道按照《桥隧设计通用规范》取值,取荷载为 20 kN/m2的均布荷载,加载范围按最不利的双向八车道加载,取 33 m,建立初始模型如图 2所示。
 
3 参数选取
      计算中采用的模型参数,根据实际工程中的围岩参数取值。实际计算中所取参数如表 1 所示。
      开挖根据实际情况,隧道左右线分别开挖,开挖后仅考虑初期支护作用,高速路面荷载按20 kPa 计算,加载范围为 Z 方向 33 m。开挖方式考虑到最不利的左右线同步掘进方式进行分析。
 
4 地表沉降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图 3 ~ 图 5 反映地表在开挖隧道前( 初始应力状态) ,双线掘进一半中,以及掘进完成后( 二次应力状态) 的竖向位移值。根据图 2 单元模型,施加自重荷载 9. 8 N/m2,取地表一层单元,显示竖向位移为施加自重后的地表的初始竖向位移图,因为此处为平行双洞,考虑到最不利情况,采用的是同时施工掘进,地表单元的初始的竖向位移如图 3 所示。
      从图 3 ~ 图 5 分析知,开挖结果都是对称的。地表的沉降曲线反映了在 Z =0 m 处的地表的最终沉降值,由图 6 可知,最终开挖完成后 Z =0 的地表中心处最大沉降值为 -2. 314 mm,随着距离向模型左右两端移动,竖向位移逐渐变小,最小竖向沉降值为- 0. 683 mm,则分析在开挖过程中的影响范围直达地表。
      加载自重后计算得初始应力场,得到初始的地表的竖向位移值最大为 21. 016 mm。在双洞的掘进过程中,地表沉降进一步发生,最终沉降为 2. 314 mm,发生在 Z =0 的地表位置,在地表中心线上,由于车辆荷载产生于纵向 33 m,此段受地面荷载的影响沉降变化值大一些,由图 7 知,地表沉降是随着掘进的推进而连续发生的。
 
参考文献:
[1] 华学新,周文波. 超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施工参数及地面沉降控制研究综述[J]. 交通工程科技,1999( 3) :23-24.
[2] 王冒成,邵 敏. 有限单元法基本原理和数值方法[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3] 邓飞皇. 地铁交汇站施工上部结构不均匀变形分析[J]. 山西建筑,2009,35( 23) :2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