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能协会城轨交通节能专业专委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轨道交通分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设计咨询专业委员会

学术前沿

如火如荼的南京基建

发布日期:2011-12-09 21:40

如火如荼的南京基建
 
      为迎接2014年青奥会的顺利召开,南京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各项建筑施工活动。随着各项目标逐年落实,南京将成为一个更加“绿色、宜居、平安、便捷”的城市。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沿岸,江苏省西南部,是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中国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也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长江由西南向东北流贯南京市中部,全市分为江南和江北两部分,主城区位于江南。南京是长江三角洲西部的枢纽城市,具有沿江、近海的优势,由高速公路、沪宁铁路与上海相连,具有完善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作为2014年青奥会主办城市,南京正在迎接基础建设的空前发展机遇,机场、公路、高铁、客运站及比赛场馆等均需新建或改扩建,对该地区的建设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机场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是青奥会主要机场,始建于1995年2月,1997年7月1日正式通航,现有1条跑道、1座候机楼、15座登机桥,年客运能力达到1200万人次,已开通了连接法兰克福、东京、香港等57个国内外城市的多条航线。
      随着南京禄口机场的快速发展,现有保障设施已不能满足需要,航站楼设施不足,停机位偏少以及航站区停车场拥挤等问题日益突出。南京禄口机场二期扩建前期工程已经启动。按照新的机场总体规划,南京禄口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总投资90多亿元,按照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0万t、飞机起降26.4万架次的规模进行建设。

      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在现有跑道南侧2000m新建一条长3600m、宽60m的跑道及滑行道系统、T2航站楼、地面交通工程及相关配套设施等项目。二期工程完成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新跑道可供A380飞机起降。
      此外,机场二期扩建也对未来机场的作用“重新定位”,将其作为“立足苏皖两省,辐射华东地区,长三角与中西部地区对接的桥梁”,因此提出了建设“马鞍山-禄口机场-宁杭城际郭庄站-镇江-扬州”的城际铁路,更好满足南京都市圈城市的需求,带动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该机场大规模扩建后,到2014年之前,将新增1条跑道、1座候机楼,年客运能力将达到3000万人次,国际航线将进一步增加。青奥会期间,禄口国际机场将开通青奥会专用通道,并为青奥会持证人员提供免费的机场交通服务。

南京南站
      南京与周边城市都已开通快速铁路。2010年,南京与上海间已建成最高时速为350km的高速铁路。届时从上海仅需1h即可抵达将建成的亚洲第一大火车站——南京南站。该站距青奥村约10km,乘车9min即可进入青奥村。高速铁路网已使南京成为1h交通圈的中心,覆盖周边10多个城市的1亿人口。
      2011年2月20日下午,高铁南京南站正式封顶。南京南站作为京沪高铁五大始发站之一,建筑面积45.8万m2,规模是现南京站的6倍。南京南站的屋顶南北最长451m,东西最大宽度211m,面积近10万m2,有13个标准足球场大,钢构件总数达4万余件。
      承建方中建工业设备公司采用滑移新工艺——把屋盖设计为网架结构,分为11块,预先拼装焊接好,支于南段的斗拱上,采用数字液压同步爬行机器人通过轨道平移,不仅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还有利于高空悬挑部位施工,保护成品。
      此外,南京南站使用的是“太阳能屋顶”,工程技术人员表示,该系统将于2011年6月份与南站同步建成投入使用。据悉,“南京铁路南站太阳能屋顶项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项目。分布在站房四角的太阳能发电系统设备即将进行安装和调试。工程技术人员表示,南站太阳能屋顶电池板及站房内发电设备,是一个设计容量10MW的太阳能发电系统。这套系统的使用寿命为25年,期间可发电2.28亿度,相当于节约原煤8.5万余t。如果按平均每天每户用电量2kWh计算,每天屋顶所发电量可以满足1.2万户家庭用电。
      作为京沪高铁、沪汉蓉高铁、宁杭城际、宁安城际等高铁线的专用车站,南京南站接下来还将进行屋盖板、保温层、防水层、温面板等方面的施工,预计将于2011年6月全面建成,并配合京沪高铁开通正式投入使用。

      未来的南京南站采用高进低出的设计,建成后的南京南站三层是候车大厅,二层是高架站台,一层是换乘广场。南京南站站房内共安装131部电梯,南站还将安装类似机场的水平步行电梯,供乘客代步。
 
城市交通
      南京交通便捷,由机场、高速铁路、BUS站线、地铁和港口构成的立体交通网连通世界,覆盖全城,交通便利。南京现有5家公交运营商、398条营运线路、5911辆营运车辆,营运线路总长达6037.4km,年客运总量10亿人次以上。青奥会期间,作为青奥会路网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开通青奥会场馆专线,通过公交车辆直接连接青奥村、比赛训练场馆、文化教育场馆、媒体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
      南京政府一直致力于地铁系统的建设和改善。地铁1号线于2005年通车,它以青奥会主场馆——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为起点,总长21.72km,设27个站点。2010年南京地铁2号线、2号线东延线和1号线南延线也都竣工并通车,现南京地铁线路总长已达85km,拥有80列车辆和57座车站。到2014年地铁3号线也将有望建成。目前,南京地铁运营时间每天超过17h,行车间隔为4min,青奥会期间将延长时间,增加行车密度。
      2010年12月18日,南京地铁3号线、10号线过江隧道工程正式开工。地铁3号线起自京沪普速铁路林场站、沿线经过浦口、下关、玄武、白下、秦淮、雨花台至江宁区境内,终点位于江宁区秣周路,总长44.83km。地铁10号线起点于新安德门站,位于1号线安德门站东侧,途经河西、江心洲、滨江大道、珠江镇等,总长约21.6km。两条过江线都将采用盾构法穿越长江江底。两条线路均争取在2014年青奥会前开通运营。
      此外,在建的地铁线路还包括南京地铁1号线西延过江线,该线东起1号线奥体中心站,西至浦口区城西路,线路全长14.4km,全部为地下线,设车站8座,停车场1处,主变电1座,途经建邺、浦口两区。
      由于南京举办青奥会不需要再建体育馆,因此,南京市政府主要着力在地铁轨道交通建设上,通过这些重大项目建设,带动老城环境综合整治。在2010-2014年间,南京将通车和开建7条地铁线,使举办青奥会的河西体育馆通过地铁线与主城、各新城“四通八达”。

道路建设
      2010年路面机械井喷式增长,这一年中国道路建设的如火如荼可见一斑,新增、改扩建工程接连不断。其中,江苏省南京地区的道路建设工程非常活跃。
      南京的城市快速路网已开工建设,到2014年前将全面建成。届时将共有8条快速路,行车时速达60km,能够保证从城区任何一个地方出行,在15min内进入城市快速路,再用15min即可驶入高速公路,直通上海等周边城市。
      同时,南京周边高速公路网发达,高速公路密度位居中国中心城市第二位。2014年,南京周边10万人以上的城镇都将直通高速公路,形成一套高效的高速公路网。
      在南京市交通运输局,一名具体负责绕越高速建设的负责人指着《南京交通规划图》说,绕越高速公路全长166km,将圈定南京大都市发展框架,使主城面积从绕城公路以内的200多km2扩大为800多km2,一下子翻两番。

      他补充说,“绕越高速东抵南京长江四桥,西到南京长江三桥,南至江宁方山,北达六合马鞍、八百桥。其中绕越高速东南环已建成并于2010年9月30日正式通车,从开工至完工只用了3年时间,全长41.323km,从三桥连接线出发,途经牛首祖堂风景区、东善桥、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特大桥形式跨越秦淮河后,经上坊镇东侧向北,于塘山附近与沪宁高速公路相交,连接南京四桥,穿越南京南部和东部,双向6车道。”
      于2010年6月奠基的南京绕越公路东北段路线,起自六合区横梁镇东,与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接线相接,路线向北跨越宁启铁路、江六高速公路,向西北穿越新篁镇、在金牛湖街道跨越冶山铁路、八百河,经马鞍镇北与宁连公路交叉,路线继续向西在程桥镇北止于宁淮高速公路,路线全长26.877km。全线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互通式立交6处、停车区1处。项目建设工期3年,估算总金额23.28亿元。

      “这是一条过境道路。绕越高速成环后,对外它将连接机场高速、宁杭高速、沪宁高速、宁通高速、宁连高速、宁淮高速、宁合高速、宁马高速,所有穿越南京的过境的车辆可由此通过。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外地车辆的通行效率,还可以缓解市内道路的交通压力。”南京市交通运输局一名负责人这样点评绕越高速交通功能。
      此外,宁溧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刚结束,双龙街立交桥下绕城公路又在进行新一轮扩宽改造。2014年青奥会前,现在的绕城公路将新建若干匝道与市内道路相连,平均1~2km就有一个互通与城市道路相连,方便车辆通行。外环路将“进城”,变身“内环”,成为“市内快速道路”。
      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一名负责人介绍说,“绕城公路,双向6车道,从南京长江二桥江南连接线向南,经东杨坊、马群、万家楼,然后沿主城外围的铁心桥、油坊桥,接南京长江三桥,在江北再接二桥江北连接线,拥江形成环线,全长80余km。这是一条高速沟通南京新、老城区的‘二环路’。它将彻底激活沿线新城区之间的快速交通,也将彻底激活主城与仙林新城、江宁新城之间的快速交通。”
 
青奥会建设
      南京2014年青奥会各项目比赛将安排在2014年8月17-28日举行,整个赛程12天。和现代奥运会略有不同的是,青年奥运会明确提倡节俭办赛,不鼓励新建体育场馆。南京市青奥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南京不会为青奥会比赛新建任何新的体育场馆,“南京现有的奥体中心等体育场馆已完全可以承接绝大多数赛事。”这位负责人表示,“国际奥委会对我们现有的体育设施也比较认可。”

      青奥会比赛将在“三大场馆区”的15个不同竞赛场馆进行。这些场馆大部分都举办过十运会和各类世界、洲际单项体育赛事,完全能满足青奥会需要。“三大场馆区”分别为: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的“奥体中心区”、南京白马激流回旋运动场的“人文风景区”、江宁区体育中心体育馆的“大学城场馆区”。
      15个场馆中,已有场馆12个,需要新建的临时性场馆设施2个,分别是玄武湖公园铁人三项赛场和南京金牛湖风景区的帆船赛场。需要新建的永久性场馆只有1个,也就是南京曲棍球场,而且这个项目原本就是南京市体育运动学校已规划建设的设施,并非专为青奥会而建设的场馆。
      届时很多比赛项目都将在奥体中心举行,唯一需要新建的是青奥板块。2011年将启动青奥板块的建设,选择在河西新城核心区建设青奥村、青奥中心、媒体中心等建筑,其中青奥村是距河西奥体中心往南10min车程的一城市商品住宅开发项目的一部分,有关人士表示:“青奥会结束后,这些住宅将作为商品房向市民出售。”所有建筑都向世界招标,打造功能完善、国际水准的交流、生活等空间,并将在赛后为南京留下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