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快速施工保证路基质量的方法
摘 要:该文结合上海松江区世博谷阳北路地铁换乘停车场工程实例,对如何在有限的施工周期内,组建一支管理严格、技术过硬的施工快速反应队伍,以快速、有序、计划周密、调度井然的管理模式对工程进行管理。同时,面对复杂的地形条件,应用各种成熟的地基处理方法,因地制宜,很好地解决了湿软路基沉降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接着,还对快速施工如何做到安全防护、质量保障、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等问题提出了富有实际意义的参考性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停车场;鱼塘;暗浜;水塘;地基处理;快速施工
1 工程概况
松江区世博谷阳北路地铁换乘停车场,是上海世博局为解决浙江方向,以及松江周边地区车辆参观世博停车难的问题而专门设置的与地铁 9号线大学城站相配套的大型停车场之一。
该停车场占地面积 40 450m2,设计车位 1 336辆。
工程于 2010 年 3 月 8 日正式开工,至 2010年 4 月 24 日顺利结束,历时 46 d。
2 施工准备
接到施工任务,马上组织相关人员踏勘现场,熟习设计图纸,听取业主对工程施工的各种要求,并立即抽调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组建工程项目部。同时,编写项目施工计划大纲和《施工组织设计》,调集工程所需的各种机械设备,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即完成施工前期准备工作,进入施工状态。
3 施工难点
在工程的进展中,发现该工程其实并没有最初意想的那么简单,许多情况都是原来所没有估计到的,难点重重,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3.1 现场地基处理情况复杂且范围大
经测量,该施工场地南北长约 300 m,东西长约 130m,地形北高南低,呈散乱形状。地块内芦苇、杂草丛生,老河浜、水塘、暗浜纵横交错(见图 1)。

如果要做出设计图纸所要求的停车场,就必须先对整个场地的杂草进行清理,并去除表层有机腐质土,而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这对工期本来就很紧的施工人员来说的确是一种挑战。其次,就是通过测量,探明场地内水塘、暗浜的处理范围,以及淤泥深度,并将数据提供给设计单位,以便制定地基处理方案。实际测量结果表明,该地块内需要处理的水塘、暗浜等不良地基面积约26 013 m2,占整个场地面积的 66.7%,平均淤泥深度在 1.5 m 左右,见图 2 所示。经初步估算,要处理如此大的湿软地基,如果工期按一个月计算,每天至少必须完成 1 300 m3的挖泥量和换填工作量。面对如此复杂的地基情况,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施工任务,其施工难度和工期压力可想而知。

3.2 场地排水难度大花费精力多
进驻工地以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场地排水问题。而该工地四周,三面全是荒草野地,唯邻近谷阳北路一侧有市政管道。由于场地内水塘、河沟与周边水系相通(水面标高 2.5 m 左右),因此,要排除场内积水,必须首先通过围堰切断与外界水系的联系,然后调集大功率抽水设备,多处、多点,不停顿抽水。据初步统计,在此工程中,为排除积水,共动用人力 95 个班次,调用流量超过 15 m3/h潜水泵 7 台,其它小型抽水机若干台,真可谓投入多,花费精力多,见图 3 所示。

3.3 天气连续降雨影响施工
“屋漏恰逢连夜雨”,此话用在该工程再恰当不过。因为,就在工程开工后的一段时间内,几乎天天下雨,本来场地排水就比较困难,一下雨,全都完了。头天刚处理好的基础,雨水一泡,湿软如泥,各种设备无法进入,第二天的工作也无法安排,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排水不说,最不好的是严重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这对工程无疑是雪上加霜。
4 技术创新
场地中有大量的水塘和暗浜需要进行处理,究竟采用什么方法最为合理。一种观点认为,对这种临时性建筑,没有必要花大力气,只要按一般常规方法进行处理即可。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采用既符合实际,又能保证施工质量,经济、合理、简便易行的处理办法。
在具体处理过程中,因地制宜,首先对场地中要处理的范围按不同的地质地貌类型进行划分,然后根据各自采样的结果,分别用抛石挤淤和换填的办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4.1 河浜段处理
由于处理范围较大(长 138 m,宽 13.5 m),如果全部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处理,即:抽水、清淤、抛填块石挤淤,对整个工程来讲,成本太高。因此,采用先围堰抽水,挖出样坑探测淤泥深度(以挖至硬土层为准),如果淤泥深度是 1.5 m,那么至少必须将 1.2 m~1.3 m 的淤泥挖除,然后抛填 40 cm 块石挤淤,其上回填道渣间隔土。之所以这样做,主要考虑,如果将淤泥清除干净,抛填块石以后,实际上并没有起到挤淤的效果。因为,块石抛填以后,其间存有空隙,这种空隙如果不能马上用细料密实,当路面雨水渗流到路基,带走结构层中的细料填充空隙,时间一长,路面就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甚至导致路面开裂,给道路行车造成隐患。
4.2 水塘处理
场地内共有大小水塘 8 处,对这类面积小于200 m2的小水塘,采用清除表层淤泥(深度 50 cm~100 cm),抛 填 30 cm 块 石 挤 淤 ,其 上 再 复 填80 cm~100 cm 厚建筑垃圾,用重型压路机规范碾压密实的办法。
4.3 暗浜处理
在清除表层腐质土的工程中,共发现二处暗浜。一处是沉积多年的老河道,其上 50 cm~70 cm表层土乌黑发臭,其下灰色土层基本硬化,有一定的承载强度。另一处是被填弃多年的鱼塘,其土质情况与老河道差别不大。对这类土质的处理,采用先将表层腐质层清理干净,然后直接用建筑垃圾回填的方法。回填之前,先用镐头机将建筑垃圾中个别大块混凝土破碎成直径 10 cm~20 cm 左右的小块(回填厚度 60 cm~70 cm),分两层回填碾压,然后再在其上复填 40 cm 道渣,用重型压路机规范碾压密实。之所以采用这种办法,主要考虑:第一,暗浜沉积多年,其基层已经结板硬化,可以作为承载层加以利用,如果将这一硬壳层挖掘破坏,反而对路基处理不利,并且还将加大工程成本;第二,建筑垃圾随处可得,其渣土内含有水泥碎渣、砖块、石块、混凝土碎块、砂砾、石灰等无机质材料,用它作为回填料,既可作为废物利用,又帮助城市消化粉尘污染源,还能大大降低施工成本,无论对环境保护还是工程建设都非常有益。
4.4 场内河浜围堰段处理
考虑到围堰段正好是水系相通的出入口,路基受水侵蚀影响较大,为提高土基密实度,阻断外围水源向场内渗流,此段回填土中,除了加强分层碾压的密实度要求外,还分别在每立方米的细集料中掺加了 1.5 kg(WK-G1)土壤固化剂,以此提高土基的承载强度。
5 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
根据上海市政府对世博期间所有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文明施工的规定,在清除场地有机腐质土和外运污泥过程中,严格按规定办事。譬如,腐质土清理,采用由里向外、划条分块、逐块清理的办法,清一块马上装车运走,避免无序清理带来的“四处开挖”,相互影响、场地凌乱的现象发生。为了保证外运污泥和渣土的车辆进出工地时轮胎洁净,不对城区道路造成污染,设置三道防线进行控制。第一道防线,即在装运污泥的线路上铺设竹篱笆,让轮胎先在篱笆上进行第一次清理;第二道防线,即在临近大门口的道路上铺设草袋和废旧麻袋,车辆出门时用高压水枪对轮胎进行清洗;第三道防线, 就是要求所有运输渣土的车辆,必须使用加盖的密封专用车辆,防止运输途中灰尘飞扬,对空气造成污染。
由于采取了有效的防护措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出现因为污染环境和不文明施工带来的社会投诉,但由此而产生的施工成本却明显较以往有所增加。
6 质量要求高于平常
松江区世博谷阳北路地铁换乘停车场虽说是临时性建筑,但由于其所处的位置,以及建设意义的重要性,因此,它的质量要求,远比普通停车场要求更高、更严。其一,它所处的位置正好在大片水塘和杂草丛生的荒野地里,如果场地腐质土和淤泥清除不干净,简单的回填碾压,很容易出现弹簧土,造成结构层不稳。就算最后表层有沥青混凝土罩面,但时间不长,路面就会出现裂缝和局部不均匀沉降。因此,要保证工程质量,就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和施工技术规范各项规定进行施工。其二,该停车场是专为外省市和松江周边地区车辆设置的,它造于世博而服务于世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社会影响力和政治意义要远远高于建设本身,是一般社会停车场所无法比拟的。所以,在该项工程中,狠抓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控制,对每一个工作环节和每一道工序严格把关,精益求精,最终,在全体工程人员的努力下,该工程质量验收 100%一次通过,达到合格级(见图 4)。

7 工程体会
综上所述,该工程无论在施工管理还是施工质量、安全文明措施,以及施工技术等等方面,都为快速施工树立了典范。因此,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总结:
7.1 项目管理实行定岗定责制,将责任分解到每一个人
由于该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大都是工程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因此,在该工程中,各尽其职,对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至工程结束,没有出现任何安全和质量方面的问题。
7.2 施工组织有条有序,一切按施工计划进行
为避免无序施工造成工期延误、各工序之间相互冲突等情况发生,开工前,对整个场地按调查的结果分门别类进行划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开挖、清理、运输,以及场地沥青混凝土摊铺施工。
7.3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到位,效果显著
在安全文明施工方面,凡是进入施工场地的施工人员,安全帽、工作服、胸卡、防护装备等都必须按规定佩戴整齐。场地淤泥挖掘采用清一片,填一片的办法。进出大门的运输车辆,实行“三道防护”,保证场地整洁和城市环境不被污染。
7.4 工程质量达到设计标准,施工验收一次合格
根据设计要求,在该工程中,抛石挤淤的大石块最大块径不超过 50 cm;回填塘渣和建筑垃圾压实度不小于 93%;一般路基压实度不小于95%;面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不小于 98%;弯沉测定等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最终质量验收一次通过,达到合格标准。
7.5 技术创新,对不同的地基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该工程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机械地套用地基处理方法,而是结合现状,因地制宜,对不同地基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这在工程建设当中技术应用方面的确是一种创新,实践证明该方法行之有效,达到了预期效果。
7.6 精心施工,在工期短,任务重的情况下,创造了质量、环境双保障的合格工程
在接到施工任务的短短 46 d 时间里,能够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实现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中间,有各方的关心和支持,有全体施工人员的齐心努力,有合理、周密的施工计划,以及丰富的施工经验,有业主、设计、监理的通力配合,从而做出质量、环境双保障的合格工程,实现满足世博需要、服务社会大众、创造优质工程的既定目标。
8 结语
松江区世博谷阳北路地铁换乘停车场工程已经顺利完成,并且交付使用。从目前的使用效果看,该停车场场地车位划分、标志标线的设置、周边防护设施,以及收费管理系统设置、场地工程质量等均达到规划设计部门要求,整个工程建设受到上海世博局、社会各界及松江区政府有关部门的好评。
虽然工程已经结束,但是对工程建设者而言,依然有许多经验需要总结。譬如,以后面对施工工期紧、质量要求高的工程,是否同样可以采用像世博停车场这样快速、有序、计划周密、调度井然的管理模式;是否可以把组建一支管理严格、技术过硬的施工快速反应队伍的办法作为长效管理机制保持下去;是否对所有湿软路基处理都能采用因地制宜的办法;是否将安全防护、质量保障、文明施工等等工作做得更好。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人们再做更深一步的研究和总结,并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得以改进和提高。相信只要不断努力,勇于创新,对任何施工企业,都有可能建造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工程,同时,也希望该工程的建设经验,能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并对文中不妥之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