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能协会城轨交通节能专业专委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轨道交通分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设计咨询专业委员会

学术前沿

广交会大客流下的地铁运营组织

发布日期:2012-04-29 19:11

广交会大客流下的地铁运营组织
 
摘  阐明在第 108 界广交会(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举办期间,大客流对广州地铁的运营组织造成巨大压力,在对地铁客流进行预测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广交会举办期间客运组织的 5 项对策和行车组织的4 项对策。实践证明,该方案为广交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和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 广交会 地铁 大客流 客运组织 行车组织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创办于1957 年春季,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是中国目前历史最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成交效果最好、信誉最佳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 108 届。广州地铁作为广州市公共交通的窗口,承担着广交会大客流疏导的重任。为了更好地完成广交会期间大客流下的地铁运营组织,对地铁客运和行车组织对策进行研究和分析,制订适合于广交会期间的运输组织细化方案,就显得非常必要。广州地铁现已开通 8 条线路,运营总里程达到 236 km,每天的客流量达到了 400 万人次,成为众多广州市民出行的首选。
 
1 广交会面临的地铁交通压力
      广交会举办地———琶洲会展中心位于地铁 8 号线琶洲站与新港东站之间,广交会举办期间,地铁线网( 见图 1) 主要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8 号线运能不足。广州地铁 8 号线凤凰新村—万胜围站在2010 年9 月25 日建成试运营,线路全长14. 20 km,投入运营车站 13 座。因为在凤凰新村站列车采用站前折返模式,折返效率比较低,现高峰期行车间隔为 4 min 30 s,所以 8 号线运能的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广交会大客流疏导的瓶颈。
      2) 方向和区段上的客流不均衡现象严重。在广交会散场时段,大量客商和乘客乘坐 8 号线上行线( 开往凤凰新村站方向) 换乘其他线路,导致 8 号线上行琶洲—昌岗段拥堵现象极为严重。反之下行线( 开往万胜围方向) 由于乘坐习惯的原因,客流较少。
      3) 线网换乘站的客流疏散和换乘难度大。广交会客商在新港东或琶洲站上车后,列车上已经人满为患,加之与下班高峰期重叠,在后续的客村、昌岗等线网枢纽换乘站,大量3、2 号线的换乘客流涌向8 号线站台,不断增加的换乘客流给这些换乘站的客运组织带来很大的难度1,许多乘客在等待了两三趟车后才能上车。
      4) 线网各线运能不匹配。高峰时段 8 号线的行车间隔为 4 min 30 s,而与 8 号线实现换乘的 2、3、4 号线高峰时段的行车间隔则分别为 3 min 30 s、3 min 49 s、5 min,运能的不匹配大大加重了相关车站的客运组织压力。如在 3、8 号线的换乘站———客村站,由于运能的不匹配而导致实施车站客流控制日渐频繁,这对乘客的出行带来很大不便。
 
2 广交会地铁客流预测与分析
      下面以 2010 年第 108 届广交会为例,对广交会期间的地铁客流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第 108 届广交会于 2010 年 10 月分 3 期举行: 第 1 期,10 月 15—19 日;第 2 期,10 月 23—27 日; 第 3 期,10 月 31—11 月 4 日;10 月 20—22 日和 10 月 28—30 日为换展期。其中,第3 期客流较第 1、2 期偏少,本文不做讨论。
2. 1 线网客流分析与预测
      早在第 108 届广交会举办前,广州地铁就针对世界经济的复苏情况,预计第 108 届广交会到会客商在上一届广交会的基础上将有所增加。以 2010 年 9 月上旬日均客流为基数,以 106 届广交会较 2009 年 9 月上旬的客流增长率为系数,并考虑新线开通对线网客流拉动的情况,预测第 108 届广交会期间地铁线网客流情况如表 1 所示。

2. 2 车站客流分析与预测
      第 108 届广交会琶洲展馆展区的布置与上届一致,考虑到与附近的中洲中心、保利中心等展馆的联动,以及 8 号线运营初期运能不足的实际状况,预计本届广交会客流对琶洲站和新港东站的冲击会超过往届,并且琶洲站客流仍将超越新港东站。根据往届广交会的客流分布情况,对 108 届广交会受影响主要站点的日均客流预测如表 2 所示。

2. 3 大客流特性分析
      1) 时间集中,持续时间较短。广交会大客流主要出现在下午闭馆时段,时间相对固定,客流最高峰在18 ∶ 00—19 ∶ 00,高峰时段持续 1 h 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疏散大批客流,难点系数大。
      2) 强度高。广交会客商主要往返于展馆和酒店之间,加之与下班高峰客流的重叠,大客流对车站的冲击会很大。因新港东、琶洲两站相邻,对上行方向客流的冲击更为明显。据对第 108 届广交会客流的数据分析,新港东站最大 15 min 进站客流出现在 10 月 24 日的18 ∶ 30—18 ∶ 45,为 2 593 人次,琶洲站最大 15 min 进站客流出现在10 月24 日的18∶15—18∶30,为4 069 人次。
      3) 一期客流、二期客流大于三期客流。第 108 届广交会第 1 期主要展出电器、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第 2 期主要展出家庭生活用品、工艺饰品、玩具等。第3 期主要展出服装、办公用品、食品、医药保健品等。根据以往多届广交会举办的经验,第 1、2 期的参展客流要明显大于第 3 期的参展客流。在第 3 期会展的最后,许多客商已经撤场,琶洲和新港东站的客流已经接近于平常的客流水平。
      4) 客流组成结构固定。广交会的大客流组成较为简单,除了参展客商外,其他大部分为工作人员、翻译等。不同的客商会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根据对以往多届广交会的客流数据分析,地铁对广交会出行的分担率在40% 以上2,接近一半的人选择地铁出行。
 
3 地铁客运组织对策
      地铁车站作为服务乘客的主要载体,其客运组织的优劣将直接决定地铁客流疏导的成败与否。为此,广州地铁科学组织,精心筹备,为客运组织的安全顺畅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密切关注好新港东和琶洲站的客流情况。在广交会举办期间,从17∶ 00—19∶ 00,车站每隔 15 min,将进站客流总数报告给运营控制中心( OCC) ,控制中心根据客流情况,对线网的行车组织采取相应的调整。同时,在新港东、琶洲、客村、昌岗等大客流车站,积极调动线网车务力量前往支援,保证在散场的高峰时段组织平稳有序。
      2) 制订客流疏导应急预案,做好大客流疏导工作。在广交会举办前,要充分预估客流情况和影响范围,做好应急情况下的客运组织方法与流程。遇到大客流时,车站要做好安全广播,提醒乘客不要拥挤,并加强对站厅、站台的巡视,保证乘客候车秩序良好。如广交会散场客流对车站的冲击过大,根据客流情况实施相应的客流控制3。在第108 届广交会举办期间,琶洲站和新港东站在下午闭馆阶段合理实施客流控制,平稳疏导了汹涌而来的客流,受到国内外客商的一致称赞。
      3) 加强信息引导。针对 8 号线运输能力不能满足客流需要的情况,提前宣传、引导广交会散场的乘客在下行坐车到万胜围站换乘地铁 4、5 号线前往天河、黄埔和越秀区,尽量减小 8 号线的运输压力,从而达到分散 8 号线客流的目的。同时在地铁运能不足,无法满足大客流的情况下,可以引导广交会散场乘客尽量乘坐地面公交或出租车,提高地面公交使用率。
      4) 实施客流联控措施。在新港东和琶洲站接载了广交会客商后,列车基本饱和,在后续的客村—昌岗各站要适度控制进站客流,避免乘客无法上车对车站运营产生的影响。
      5) 加强安保力量4。在大客流的冲击下,车站的客运服务存在较多不安全因素,人潮拥挤踩踏、恐怖袭击等都可能发生。因此,在广交会期间,地铁护卫、保安、公安与车站要加强沟通,保持高度的警惕性,避免出现安全问题,维护地铁的良好服务形象。
 
4 地铁行车组织对策
      在广交会期间,广州地铁必须在既有的设备条件下,通过优化行车组织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线路的运输能力,缓解运能不足的瓶颈问题,满足广交会客流出行的需要。具体可采用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 组织空车到琶洲或新港东上行疏运乘客。如果在短时间内琶洲或新港东上行站台乘客已满,可以适时组织万胜围下行的列车折返后,不停站通过万胜围站,空车到琶洲或新港东上行疏运乘客。此时,行调要通知好万胜围接车司机在万胜围站上行不要开门,万胜围车站要做好乘客广播。
      2) 万胜围和凤凰新村备用车上线。可以组织万胜围和凤凰新村的备用车上线,缩短行车间隔,疏导客流。现8 号线运行周期为 54 min 10 s,高峰期可以安排13 列车上线,运行间隔缩短到 4 min 10 s,提高运能。因备用列车只有 2 列,在组织备用车上线时的时机要把握好,太早起不到疏导广交会客流的作用,太晚客流疏导进入尾声,作用大打折扣。一般在散场时通知司机上备用车待令,适时组织上线。
      3) 控制好行车间隔,保证上线列车间隔均匀。在广交会散场时,大批客商源源不断地涌向琶洲或新港东站。如果在一定时间没有列车,那么站台将挤满乘客,对车站的运营组织非常不利,所以维持好行车间隔就显得很必要,保证琶洲或新港东站的上行乘客在已经挤满的情况下有列车来疏运乘客。
      4) 优化运行图,编制广交会特殊时刻表。广州地铁根据广交会预测客流量,提前编制针对大客流的特殊时刻表。特殊时刻表延长了高峰期的运营时间,保证了广交会客流出行的高峰期间最大限度地上线列车数5。第108 届广交会期间,地铁 8 号线在工作日执行 Z8102 时刻表,有针对性地对全线列车运行进行优化,同时增加了车厂备用车待令,以满足广交会高峰客流运输的需要。
 
5 结语
      广交会作为广州的城市名片,其客流组织和疏导是否顺畅将直接影响到广州市的国际形象。特别是在后亚运时代,广交会成为广州继续展示自己风采的最好窗口和平台。广州地铁作为广州市公共交通的中坚力量,在广交会期间的客流疏导中担任重要的作用。本文所提的地铁客运组织和行车组织方案已在广交会期间得到应用和实施,为广交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服务。
 
参考文献
[1]毛保华.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83-90.
[2]马小毅,王波. 广交会交通组织策略[J]. 城市交通,2010,8( 2) : 42-48.
[3]唐寿成. 地铁车站客流组织工作探讨[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29( 9) :48-50.
[4]周庆灏,单建平. 地铁车站超大客流的运营组织[J]. 城市公用事业,1998,12( 3) :8-10.
[5]江志彬,艾文伟,田益峰. 2010 上海世博会期间 8 号线运输组织方案优化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13( 7) :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