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能协会城轨交通节能专业专委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轨道交通分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设计咨询专业委员会

学术前沿

长沙市轨道交通芙蓉广场站地下空间设计

发布日期:2012-05-17 22:11

长沙市轨道交通芙蓉广场站地下空间设计
 
要: 研究目的: 全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了。随着地铁建设的不断深入、设计理念和工程技术的不断成熟。本文试图结合地铁交通网络的高效与便捷,来进行地下空间的商业开发; 在设计上体现地域文化的特点,表达湖湘文化的悠久和绚烂。
          研究结论: ( 1) 通过地下空间二层与地铁站厅层相连通,实现了人行交通的无缝对接,做到了站商一体。( 2) 结合广场的中庭采光来营造地下空间的舒适环境,将阳光引入地下商场,为市民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和舒适的魅力空间。( 3) 在地下空间设计中还应考虑火灾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通信系统等。
关键词: 下沉广场; 采光中庭; 空间的无缝对接
 
1 工程概述
1. 1 芙蓉广场站地下空间项目概况
      为发挥轨道交通优势,整合空间尺度,挖掘用地潜力,按招标文件精神策划了本次设计,工程为长沙市轨道交通( 地铁 2 号线) 芙蓉广场站东南侧的绿化广场地下物业开发配套工程,项目位于长沙市中心区芙蓉广场绿化用地下。地面主要为城市绿化景观广场,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广场空间,计划新建的地下空间按地下五层结构实施( 地下一、二层为商业; 地下三、四层为停车库,地下五层用作人防还建及必要的通道出入口) 以达到节省土地资源、充分考虑物业开发的商业价值,地下二层商业大厅与地铁 2 号线站厅层相连通,实现人行交通的无缝对接,做到站商一体,使之成为集舒适购物且交通便捷的购物场所。
1. 2 周边环境
      本工程地处长沙市五一大道的核心商务区,周边云集大量高档写字楼,金融办公和高档酒店,该片区具有极强的商务竞争力和广阔的商业前景。地铁 2 号线贯穿五一大道,在芙蓉广场中心区设芙蓉站,将交通人流和商业人流互相结合。芙蓉站地下空间的开发将提高中心区的商业品质,聚集人气,保持城市中心区的持续活力。
      工程地面以北为家乐福中央广场,西边以建湘路为界是泰贞广场( 有 2 栋商业高层塔楼并含地下开发空间) ,东北角为芙蓉广场立交桥,东南边紧临用地界线的是立交桥下的五一路辅道右转车行道( 采用下穿形式通过) ,用地东面为芙蓉中路。
1. 3 设计范围
      地面主要为城市绿化景观广场、中央采光天井、人员出入口、停车库出入口及出风口,局部设小品雕塑,地下结构北面以轨道交通芙蓉站侧墙为界,东面退芙蓉中路道路红线 3 m 为界,西面局部使用建湘南路路面下部空间。
1. 4 建设规模
      工程南北总长 130. 6 m,东西总宽约 84 m,为地下五层结构,地下结构高约 25. 20 m,底板底绝对标高为19. 90 m。工程总建筑面积 43 180 m2,总停车数 630辆。
      其中地面为市政景观广场,地下一层为商业用房,面积 7 380 m2,地下二层为商业用房,面积 8 660 m2,地下三、四层为停车库,每层面积 8 880 m2,每层停车数量约 232 辆,地下五层用做人防还建( 平战结合),建筑面积 8 880 m2,平时停车数量约 210 辆。
      地下空间开发共计停车数量约 465 辆。
 
2 建筑设计
2. 1 总平面布置
      地面广场以绿化为主,广场的西边、北边和南边均有道路相邻,广场东部为下沉式露天广场,与地下一层商场的地面标高相平,使芙蓉广场立交桥下层的人行匝道与地下一层商业入口有便捷连系( 通过广场楼梯将人流引导到地下一层商场) 。广场中央设 10 m 宽的南北向中央联系通道贯穿始终,如图 1 所示。

      根据人防和消防的疏散要求本广场设出地面安全出入口共 6 个,其中设车行出入口 2 个,分别是 1 个车行入口和 1 个车行出口。另外设 4 个人员出入口,分别结合相邻的车行出入口做弧形长廊,每个组团宛若盛开的芙蓉花瓣环绕着中心的采光中庭,使广场景观统一协调。冷却塔成组团布置在广场东南角的下沉广场地面,以最大限度减少对中心广场的景观影响。出地面风亭共 7 个,结合绿化布置在花丛中。广场中央心的采光天棚直径 25 m,对应着地下一至四层的商场以及停车库中庭,可将自然光引入地下空间,使地下商场的人们在购物的同时能够享受到明媚的阳光,带给人们的感觉舒适而惬意,如图 2 所示。

2. 2 平面布置
      地下空间一、二层( 如图 3、图 4 所示) 为商业,其中地下一层东边可连通室外下沉广场。商业平面的中心设计了一个四层通高的采光中庭,有 2 组电梯直达地下五层; 垂直交通核沿周边角落布置,设备及管理用房结合在楼梯间周围,商场布局视野开阔,空间明亮。

      在地下二层的西北端有 12 m 宽的通道可便捷到达地铁站厅层,以实现站商一体。
      地下一、二层的西北角与泰贞广场地下空间预留了联系通道( 跨建湘路的地下人行通道) ,向西可到达相邻的地下商业区域,以加强地下商业的横向联系,在建湘路的游客由地下通道可到达芙蓉站地下空间,也可顺利到地铁站厅层换乘地铁,实现人行交通的无缝对接。
      地下三、四层( 如图 5 所示) 主要为社会车停车场,每层车位约 232 个,包括无障碍停车位 4 个,车位按 2. 4 m 宽5. 4 m 长设计。车库车行道按双向车道设计,车道净宽 7 m,车辆转弯半径为 6 m。地下四层车库在东南角设有本工程的变电所及冷冻站,以对应地面的冷却塔组。消防泵房等设备管理用房及卫生间均布置在停车场的四角。

      设有无障碍电梯共 2 部( 可到达地下五层) ,无障碍停车位共 12 个。
      地下五层为人防工程还建,平战结合,平时是停车库。按三个防护单元考虑。
2. 3 流线组织
2. 3. 1 车行流线
      在广场西侧建湘路依次设置车辆入口和出口,车辆可在本项目用地周围形成环形车流,如图 6所示。

2. 3. 2 人行流线
      在广场的西边和南边结合人员楼梯出入口布置了2 个人流出入口。广场的东面设计了下沉露天广场,可将立交桥下人行匝道的人群吸引到地下商场,如图 6所示。
2. 4 剖面设计
2. 4. 1 地下空间剖面设计
      地下空间设计为地下五层结构,一、二层商业区层高为 6 m,在商场中央大厅设计了共享中庭( 如图 7 所示) ,能享受到广场的阳光和清风,减少了地下空间的压抑感。提供了一个宽敞舒适的购物环境。三、四层停车库层高为 4. 5 m( 如图 8 所示) ,地下五层层高为4. 2 m。地下二层与地铁站厅层同层相接,以实现轨道交通和商业的无缝对接。
      地下结构总高为 25. 2 m,底板绝对标高为 19. 9 m。顶板绝对标高设计为 45. 1 m。

2. 4. 2 绿化广场剖面设计
      广场以绿化植被为主,为了满足城市地下管线敷设及地面绿化要求,顶板覆土为1. 5 ~1. 8 m。广场设计为立体化绿化布置,西面高东面低,广场中央为景观核心,一条由南到北的景观主轴线贯穿整个广场,周边楼梯出入口的弧形长廊结合草坪、绿篱和建筑小品相映成趣。东面为下沉露天广场( 6 m 高) ,将相邻立交桥下的人群吸引来广场。
2. 5 景观设计
      根据湖南长沙市独特的地域文化性,本次景观设计理念: 用自由浪漫的人文风格来表现湖湘文化的悠久和绚烂,建设一个生态的、资源共享并且充满阳光和艺术气质的绿化休闲广场。
      广场占地约 8 000 m2,中央是景观中心,一个大型通透的采光穹顶,宛若芙蓉广场中心地带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自由舒展的生态景观轴线贯穿广场南北,广场四周的乔灌木栽植错落有致,开敞的草坪里用芙蓉花卉图案的种植来体现“花团锦簇”; 出入口的弧形长廊巧妙地环绕着圆形景观亭,如同盛开的芙蓉花,如图9 所示。广场景观格调统一而协调。广场北端邻五一大道旁设计了芙蓉广场的标志性雕塑。

      广场配置有小品: 亭廊、坐凳、雕塑、电话亭、指示牌等。
      丰富绚丽的芙蓉广场景观象征着长沙市的前程繁花似锦。
 
3 结论
      本文着重介绍了地下空间的商业设计手法,如采用了经济合理的结构柱网和层高,并通过二个圆弧形坡道来解决地下多层车库的垂直交通,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商业面积的影响; 充分利用了地铁高效快捷的优势,在地下二层北端与地铁站厅层同层对接,供同行在类似工程中参考。
      在地下空间设计中还应考虑设施系统,如电力系统在地下商业大厅配备了火灾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 FAS) 和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BAS 系统主要由监控工作站、现场控制器、就地仪表和通信网络等主要部分构成) ; 通信系统配有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广播系统、电子信息显示系统和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包括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巡更系统) 等,因篇幅有限本文未做详述。
      本文在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方面尚存有不足,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长沙市轨道交通芙蓉广场站地下综合开发工程设计招标文件[Z]. 长沙: 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2010.
          Changsha Rail Transit Group Co. Ltd. Design Tender Documents for Integrative Underground Development Project of Furong Plaza Station of Changsha Rail Traffic Line [Z]. Changsha: Changsha Rail Transit Group Co. Ltd,2010.
[2] 建设部第 58 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S].
          Decree 58 issued by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Regulations of Exploitation and Use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S].
[3] 长规函[2010]第 101 号,长沙市轨道交通芙蓉广场站地下综合开发工程规划要点[S]. 长沙,2010.
          Changsha Planning Letter [2010] No 101,Planning Essentials of Integrative Underground Development Project of Furong Plaza Station of Changsha Rail Traffic Line[S].
[4] 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GB 50016—2006,Code of Design on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and Prevention[S].
[5] GB 50226—2007,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S].
          GB 50226—2007,Code for Design of Railway Passenger Station Buildings[S].
[6] GB 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S].
          GB 50067—97, Code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Garage,Motor - repair - shop and Parking - area[S].
[7] 长府阅[2010]年 7 号,关于芙蓉广场地下工程及创建全国无障碍城市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Z]. 长沙,2010.
          Changsha Municipal Government [2010] No. 7,7th Meeting Minutes in 2010 on Underground Space Project of Furong Plaza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Barrier -free City[Z]. Changsha,2010.
[8] GB 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S].
          GB 50108—2001,Technical Code for Waterproofing of Underground Works[S].
[9] 汪涛.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案评价方法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2011( 4) : 88 -93.
          Wang Tao,Research on Evaluation Methods for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Projects [J]. Journal of Railway Engineering Society,2011( 4) : 88 -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