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边坡支护技术方案分析
摘 要: 结合典型工程实例,通过对工程概况的介绍及支护方案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详细阐述了该工程深基坑边坡支护方案及其实施效果,同时论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 深基坑,边坡支护,设计方案
0 引言
1)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伴随而来的是城市建设用地日益减少,现在已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寸土寸金”在我国各大城市体现的淋漓尽致,建筑结构主体越来越高,建筑基坑越来越深,并且建筑场地周边情况复杂。
2) 我公司拟建的商业金融项目,地下二层有通道与地铁出入口连通,而且有地铁隧道下穿建筑物基础底板,给基坑边坡支护工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 经过优化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我们解决了技术难点,为今后深基坑支护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1 项目简介
1) 工程概况: 拟建商业金融项目,总建筑面积: 113 295 m2,地下3 层。 ±0.00 相当于绝对标高42.50 m; 基坑开挖深度 -15.18 m。
2) 项目北侧: 规划有下沉式广场,与建筑地下 1 层连通; 地铁出入口要与地下3 层连通; 现状地铁风井、风道,距结构外墙18.10 m。
3) 地下障碍物: 地铁联络线下穿项目基础西北角,距基础底板 4. 30 m。
2 影响支护方案的主要因素
1) 项目地处市内繁华地段,周边有住宅、写字楼、医院; 施工场地原为老旧的居民区,施工过程中,地下可能会遇有废弃的管线、人防构筑物,因此施工作业的环境复杂。
2) 用地红线外既有城市主干道,也有旧城区内道路,支护方案须确保道路安全、畅通以及市政管线安全。
3) 红线内有地铁联络线,下穿拟建工程西北角,基坑支护方案中须考虑避让措施。
4) 现状地铁风井、风道,距拟建项目结构外墙 18. 10 m,基坑支护方案中须考虑避让措施,并保证地铁设施安全。
5) 拟建地铁出入口与本工程地下二层相连通,基坑支护方案中须考虑相应措施,以减少后期连通时的施工难度。
6) 拟建下沉广场与本工程地下一层相连,基坑支护方案中须考虑措施,减少后期施工难度。
3 方案总体设想
1) 基坑周边荷载取值为 30 kPa,计算范围按 10 m 考虑。采用“PKPM 软件”进行计算。
2) 整体边坡支护方案,采用护坡桩 + 预应力锚杆支护方案。护坡桩直径800 mm,间距1 500 mm( 中到中) ,嵌固深度5 m; 桩顶冠梁截面 900 ×600( 宽 × 高) ; 一桩一锚,设两道预应力锚杆,锚杆采用二次劈裂注浆工艺,以提高锚固能力。
3) 特殊支护段,采用桩锚支护与土钉墙支护相结合的方式。a. 下沉广场标高 - 6. 41 m,为减少后期连通时的施工难度,边坡采取土钉墙支护方案。b. 与地铁出入口连通部位标高 -11. 53 m,为减少后期连通时的施工难度,边坡采取土钉墙支护方案。c. 现状地铁风井、风道,距拟建项目结构外墙 18. 10 m,必须减少锚杆的锚固长度。根据计算结果,此段基坑顶部临时荷载,不得超过20 kPa,作用宽度须小于 4 m。否则,预应力锚杆的锚固段长度不足,将无法避让地铁风井、风道。
4) 由于场地内杂填土土层较厚,因此,护坡桩上砌筑 370 mm厚挡土墙。
5) 根据《地勘报告》,基坑不需要做降水处理。为避免层间滞水涌入,采用止水帷幕方案,即在护坡桩间布置两根旋喷桩止水帷幕。帷幕桩桩径 700 mm,咬合长度 200 mm,顶标高 -13. 50 m,桩底标高 -18. 05 m,采用旋喷桩( 3 轴螺旋) 施工工艺。
4 避让地铁联络线支护方案说明
1) 地铁联络线下穿该段。坑底标高 - 15. 18 m,边坡采取护坡桩 + 预应力锚杆支护方案。
2) 为避让联络线,护坡桩的嵌固深度受到限制,可以用增加预应力锚杆数量的方法弥补。根据计算结果,护坡桩嵌固深度 1 m,共设四道预应力锚杆。
3) 由于地铁隧道顶距护坡桩底仅 3. 28 m,为避免扰动土层,施工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将人工挖孔施工工艺作为备选方案。
5 其他
1) 本设计方案,经与地铁设计方沟通、协商,已经达成一致意见。如地铁设计和施工有变化,应及时通知我方,以便对基坑支护方案进行调整。2) 本工程坡上地表堆载应距离边坡 2 m 以上,且不超过设计容许荷载 30 kPa。
参考文献:
[1] DB 11/489-200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
[2] JGJ 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
[3] GB 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S].
[4] GB 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S].
[5] JGJ/T 111-98,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S].
[6] 聂 淼,郑玉元. 贵阳某深基坑土钉支护设计研究[J]. 山西建筑,2009,35( 3) :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