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能协会城轨交通节能专业专委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轨道交通分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设计咨询专业委员会

行业资讯

长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网络规划

发布日期:2005-02-18 22:09

                                            长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网络规划 
 
 
    提要: 本文根据系统论的基本原理,论述了长三角经济区建设城际轨道交通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认为有无公交型城际轨道交通,是确定各大中城市吸引范围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建设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络的初步方案。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区域交通规划  城际轨道交通

    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面积为10.01万km2,人口约1.35亿,分别占全国的1%和10.4%。而2003年第一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长三角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GDP比重为20.3%,超过1/5。在外向型经济方面,长三角2003年1~4月制造的出口商品货值,已占全国同期出口总值的33.27%,这就是说,中国出口的1/3来自长三角。全国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中,长三角有10个,百强县中有一半在长三角。2002年综合实力最强的10个城市中,有长三角的上海、苏州、杭州和无锡等市。从全球的角度看,长三角已成为世界第六个大都市经济带。自1957年国外学者提出"大都市经济带"理论以来,大都市经济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为了在世界级的竞争中取胜,提升长三角区域的整体实力已成为一项非常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1系统思考与"二八定律"
    区域理论的研究表明,系统性是区域的基本特征之一。因为若干下一级区域构成上一级区域时,不是简单的相加。每个区域都是内部各要素按照一定秩序、一定排列组合方式、一定比例组成的有机整体,不是各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会发生质的变化,出现新的特征。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和区域是点和面的关系,一个城市总是和它对应的一定区域范围相联系。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说过:"21世纪是非线性世纪。"
    2 规划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的紧近性
    为了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和各城市间的互补功能,必需突破行政区划的羁绊,对区域内资源进行整合,这就会带来区域内的客运需求量猛增。
    3 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络的初步设想
    城际轨道交通主要为城市带或都市群中的居民提供公务、商务服务(工作圈中)和通勤、通学服务(生活圈中),距离一般不超过400Km,一般一次出行不超过2h即可到达目的地。
    综观长三角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在外形上十分类似上海市"申"字形的高架快速道路网:"内环线"为北边的南启线,东边的浦东铁路及沪甬线,南边的杭甬线和宁杭线;"延安路高架"就是宁沪高速铁路(即高速客运专线);"南北高架"则为新长铁路。为了做好"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建议江浙沪三省市、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主管部门联合进行深化研究,以便早日启动建设,尽快改变苏南、苏中、浙北中小城镇与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之间无轨道交通联系的落后状况。
    启动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络规划,需要体制创新。这有过先例。1981年4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做出了开展国土整治工作的决定,同年10月开始组织力量,研究编制《京津唐地区国土规划纲要》,同时进行若干个不同类型的区域规划的试点。经国务院批准,上海经济区规划、东北能源交通规划也先后展开,出现了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规划,强调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已列入"863"计划的长三角高速宽带网工程,也为启动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提供了启示,该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共同参与,高校可以在跨地区的合作项目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作者简介:
    孙  章,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博导
    张冠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蒲  琪,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