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能协会城轨交通节能专业专委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轨道交通分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设计咨询专业委员会

行业资讯

深圳地铁3号线车辆辅助电源系统及改进

发布日期:2013-05-29 23:21

深圳地铁3号线车辆辅助电源系统及改进
 
摘  要: 文章简要介绍深圳地铁 3 号线车辆辅助电源系统 APS 的组成和特点, 并针对其在现场调试及运用中,启动 APS 瞬间断开控制电源造成的短路现象,以及蓄电池充电器充电不良的现象,提出了改进方法。
关键词: 地铁车辆; 辅助电源系统; 逆变器; 整流器; 蓄电池
 
1 辅助电源系统概述
      深圳地铁 3 号线车辆采用 DC 1 500 V 供电制式、第三轨受流。 其辅助电源系统采用了韩国 ROTEM 的以IGBT 为逆变器为核心的产品, 安装在拖车上,将DC 1 500 V 逆变为三相四线制的 AC 380 V(220 V)电源,供给列车上的空气压缩机、空调、照明等设备,同时将 380 V 交流电通过整流器整流输出 DC 110 V 电源,对列车控制设备供电,并对蓄电池进行浮充电。每列车配备有两套辅助电源系统, 其冗余设计技术和微机故障判断与处理方式,保证了机车的可靠运行。
      辅助电源系统 APS 主要由受电电路 (包括辅助隔离开关和辅助熔断器)、电容器充放电电路、三相逆变器、交流滤波电路、整流装置、扩展供电装置以及相关控制电路等组成。 其主电路原理框图见图 1。

      本文针对辅助电源系统在深圳地铁 3 号线车辆的试验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为以后整车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2 充放电回路的整改
2.1 存在问题
      当 APS 输入端输入高电压时,充电接触器 CHK 闭合、放电接触器 DSK 断开,滤波电容处于初步充电状态下(即 FC1、FC2 总电压小于 800 V),此时断开 APS控制电源 (即蓄电池电源),CHK、DSK 线圈失去了维持电压,瞬间 DSK 回到闭合状态,造成 APS 直接短路,如图 2 所示。

2.2 改进方案
      原电路图中 CDR 是两个 500 Ω/500 W 的电阻(CHR 和 DSR)并联(等效 250 Ω/1 kW),如将其分开连接,充电时等效电阻值为 500 Ω,放电时等效电阻值为1 kΩ,滤波电容等效值为 4 500 μF。
      充放电电路整改电路如图 3 所示。 由于增加了DSR 电阻, 即使充电接触器 CHK 与放电接触器 DSK由于各种原因同时闭合,该回路之间有 DSR 电阻承受其中的电压,避免了短路现象,上述短路问题得到了有效的处理。

2.3 改进效果分析
      根据并联 RC 电路的延时时间常数 τ=R×C,滤波电容充电电压 ,US为电容满充后稳定电压,滤波电容放电电压 ,U0为输入直流电压,平均电流 I=U/R,功率 P =UI。 从理论上分析, 当 t 趋于 ∞ 时,UFC和 UFC才能达到稳态,但实际上一般认为经过 3τ 到 5τ 的时间,UFC和 UFC已接近稳态值,过渡过程结束。计算出电路更改前后充放电时间如表 1 所示。

      根据实验波形可以测量出整改前后的充放电时间:整改前的充电时间为 2.9 s,放电时间为 4.5 s;整改后的充电时间为 3.6 s,放电时间为 19.5 s(与表 1 理论计算值相近)。
      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实验数据对比可以看出, 该整改方案虽然避免了短路现象,但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由于增大了充放电的等效电阻阻值而导致了充电时间(启动时间)与放电时间的增大 ,如果操作者在断开车辆负载后立即进行车辆检修,存在触电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实际检修过程中, 通过检修规程规定操作者需断开车辆负载 1 min 后才能进行检修操作。
      上述整改方案可以预防初步启动时可能出现的短路问题,并且由于研究内容可满足其容量需求,对耐用性没有任何影响,使得使用原先部件方可立即适用。
 
3 蓄电池充电器电路的整改
3.1 蓄电池充电不良的问题
      当两单元车蓄电池电压不一致(例如蓄电池 2 为充电状态,蓄电池 1 为放电状态),由于蓄电池 1 为完全放电状态,APS 为限制电流而降低了充电电压, 此时APS2 的输出电压高于 APS1,则 APS2 通过 1100 线为蓄电池 1 充电,如图 5 所示。

      APS1 的电流传感器 BCCT2 检测 1100A 线电流 ,当电流检测值高于 28.4 A 时,APS1 进入电流限制模式, 通过增大整流模块的触发角减低输出电压。 由于APS2 给 APS1 蓄电池充电电流持续高于 28.4 A,导致整流模块输出电压持续降到零。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100A 线电流 Ia=流向蓄电池电流 Ib+负载电流 Ic。 由负载电流 Ic检测到的电流为 28.4 A 以上,而 APS1 将进入电流限制模式,导致充电电压降低、蓄电池充电不良现象的发生。为了避免此现象,需要对电路进行改进。
3.2 改进方案
      蓄电池充电器电路改进方案如图 6 所示。 将二极管 BD 放置到 1100 线处,并将 BCK 放置原二极管 BD位置,由于二极管 BD 的单向导通性,防止了 APS2 的电流向APS1 而给 APS1 供电; 同时取消两个二极管VD5 以及之间的连接线。

3.3 改进效果分析
      当两单元车再次出现蓄电池电压不一致(如蓄电池2 为充电,蓄电池 1 为放电状态)现象时,由于二极管BD的反向截断特性,从而使 APS2 无法向 APS1 和蓄电池1供电。 由于每组电客车蓄电池组容量为 140 Ah,按5 h放电计算, 蓄电池的放电率电流 C5=140÷5=28 A,因此,即使蓄电池 1 处于完全放电状态,电流传感器BCCT2 检测的电流为 28 A(低于 28.4 A),APS1 不会进入电流限制模式,蓄电池和 APS 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在静调库对 0310 车进行整改测试, 电客车两端送高压,并启动两端 APS,在重负载情况下,用直流电流传感器检测流向蓄电池电流(1100A 线电流)为15 A,直流总负载电流(1100 线电流)为 57 A,蓄电池处于正常充放电工作状态,两端 APS 正常工作。
      对到段 24 列车进行整改,并经过 4 个月的观察与运用,再没有发生蓄电池充电不良的现象。
 
4 结束语
      本文是以深圳地铁 3 号线 B1 型电客车为项目背景,重点对辅助电源系统进行研究。针对车辆现场调试过程中,启动 APS 瞬间断开控制电源短路现象,以及蓄电池充电器充电不良的现象,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案,通过改进前后测试结果的对比,证实了改进方案是可行有效的。从目前的试验运行情况看,已整改车辆辅助电源系统运行稳定,有效地避免了整改前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陶生桂 ,梁建英. 城市地铁与轻轨车辆辅助系统综述[J]. 电力机车技术,2001(3).
[2] 郭晓燕. 铁道机车车辆的辅助电源系统[J]. 机车电传动,2008(4).
[3] 刘志刚,叶 斌,梁 晖. 电力电子学[M].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