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三号线列车PM/RM模式牵引故障
摘 要: 通过读取列车记录的数据,分析了广州地铁三号线 B2 型列车在 PM、RM 模式下无牵引力的故障原因,介绍了故障排查过程。
关键词: 广州地铁; 模式继电器; 牵引; 故障
1 概述
广州地铁三号线 B2 型列车自2010 年4 月开始运营至今,通过不断的调试和技术改造,列车各系统工作状态目前较为稳定,但仍存在一些较隐蔽的问题,2125 次车在 PM( 信号保护下的人工驾驶模式) 、RM( 人工驾驶模式) 模式下发生牵引故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11 年 6 月 3 日 23 ∶ 56,2125 次( 03A051 车)列车在番广折返线准备按 PM 模式回厂时却无法牵引,司机尝试拉快速制动,再推牵引,列车仍然无法动车,显示屏正常,指示灯正常。司机报行调并尝试按 ATO( 信号自动驾驶模式) 按钮时,列车能动车,动车约10 m,司机再推手柄尝试 PM 模式驾驶,但列车无牵引力、显示惰行。恢复 ATO 运行时,列车运行正常。于是司机报行调故障现象,并建议 ATO 运行,进站时采用 PM 对标。
23∶ 58,列车在番广折返线 PM 模式对标成功,但当以 PM 模式再牵引时列车仍无牵引力,不能动车,随后在番广下行时以 ATO 模式出站。
00∶ 04,列车在市桥下行 ATO 模式出站 600 m后,行调叫司机拉停列车,行调切换 VOBC( 车辆信号控制单元) ,切换后列车 PM 模式仍不能动车,复位钥匙也不能动车。于是又用 ATO 模式运行,运行到汉溪站前约 800 m,行调要求司机再拉停列车,尝试 RM 模式动车 0. 5 m,再转 PM 模式看能否动车,司机复诵并按指示操作,RM 和 PM 模式均不能动车,警惕按钮无故障。列车恢复 ATO 运行。
00∶ 22,回到转换轨 I 道停稳时,RM 模式不能动车,复位钥匙也不能动车,行调指示司机打安全回路旁路动车,司机按指示执行也不能动车,行调再指示打“降级”模式,司机复诵并执行,也不能动车,再转“CUT -OUT”模式,列车仍不能动车,这时,其他司机从车厂过来协助,立即到后端驾驶室开钥匙尝试后端驾驶后退运行,列车能动车,于是报行调取消救援。
0∶ 25,列车以后退运行方式动车; 0∶ 31,列车回到车厂。
2 问题查找与分析
列车回库后,分部立即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读取列车数据并调查原因,同时再次要求司机协助在库内动车以便能获取更多故障相关信息,争取能在短时间内查明故障原因。但当列车在库内动车时,列车已经可以正常按 RM 模式牵引和制动。
接下来首先对列车 VCU( 车辆控制单元) 和事件记录仪数据进行分析,以掌握当时列车的状态,结果 VCU 数据没有当时的相关故障信息,但当对事件记录仪数据进行分析时,根据司机当时反馈回来的故障发生时间进行核查后发现问题所在,当晚23∶ 54的事件记录仪数据反映的列车运行状态与当时司机23∶ 56 所报的故障现象完全吻合,期间有 2 min 的误差也完全在正常范围内。图 1 所示为当晚23∶ 54的事件记录仪数据。

综合数据信息和司机反馈信息后,可将整个过程分为 5 个阶段( 见图 2) : 在 23∶ 53 时,列车 PM 模式无法牵引,司机尝试拉快速制动,再推牵引,重复2 次列车仍然无法动车,此为第 1 个阶段; 显示屏正常,指示灯正常,司机报行调,此为第 2 个静止状态阶段; 司机尝试按 ATO 按钮时,列车能动车,动车约10 m,速度约 6 km / h,此为第 3 个阶段; 司机再推手柄尝试 PM 模式驾驶,但列车无牵引力、显示惰行此为第4 个阶段; 23∶ 54 恢复 ATO 运行,列车加速正常此为第 5 个阶段。
以上 5 个阶段中,第 1 和第 4 个阶段是本次故障的重要表现点: 第 1 个阶段,在 23∶ 53 时,列车 PM模式无法牵引,司机尝试拉快速制动,再推牵引,重复 2 次列车仍然无法动车,对应图中可以发现,此过程中按司机所述分别出现了 2 次常用制动和快速制动,但是牵引信号一直为零; 第 3 个阶段中司机再推手柄尝试 PM 模式驾驶,但列车无牵引力、显示惰行,此过程中牵引信号也一直为零。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判断出,列车在 PM 和 RM模式下未收到牵引指令但是可以收到制动指令,在ATO 模式下可以收到牵引指令和制动指令。

为何在 PM 和 RM 模式下牵引指令丢失? 由于列车回库后功能已经恢复正常,所以无法立即判断出故障点,通过查找相关电路图可知,牵引指令主要传递过程为: 从司控器出来的 110 V 高电平信号依次经过以下继电器触点: 全常用制动继电器→ATO 模式继电器→车门关好继电器→牵引允许继电器自保持→快速制动继电器→模式选择继电器→牵引允许继电器。仔细检查整个回路各接线和继电器触点阻值,发现 ATO 模式继电器( = 91 - 104) 中的第 31、32 脚阻值在40 ~ 300 Ω 间浮动,并不稳定,于是将该继电器换掉。其他线路没有发现异常,测量司控器送出的牵引制动参考值电压输出正常。
在对列车各硬件设备进行详细检查后,晚上上试车线进行测试( 见图3) ,运行模式在ATO /PM / RM 之间反复切换,用电脑监控列车的以下信号: I、II 位端的 ATO 模式信号( $ E112_01、$ E122_01) 、PM 模式信号( $ E211_09、$ E221_09) 、RM 模式信号( $ E112_14、$ E122_14) 以及牵引允许信号( $ E112_07、$ E122_07) 。

由图 3 可知,列车在试车线以各种模式运行时,各运行模式信号和牵引指令信号都正常,实际运行也是正常的,因此可以断定当时列车的状态已经恢复正常。
3 结束语
此次故障是一起典型的隐性故障,列车一回库,故障立即消失,这给后期故障查找造成很大的困难,虽然在本次故障处理中,通过对事件记录仪的分析找到了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引发该故障的因素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还需进行长期的跟踪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