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线制道岔控制电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目前, 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中, 大部分城市采用国产ZD6 系列转辙机作为道岔牵引设备。由于其使用条件与大铁不同, 所以不能照搬大铁四线制道岔控制电路。当四线制道岔室内控制电路应用于城轨时, 提出下述改动, 供同仁参考。
1 改动原因
大铁四线制道岔控制电路, 当尖轨与基本轨之间夹有异物, 道岔转换不到底时, 转辙机一直处于超工作电流状态, 直到车站值班员用单独操纵方法, 使之恢复原位, 才能停止转动, 从而避免烧毁转辙机中的电动机。而城市轨道交通普遍采用A TC 技术, 行车指挥集中在控制中心, 现场车站无人值守, 控制中心也一般不设置道岔单独操纵按钮, 对道岔的控制是通过进路式操纵来实现的。一旦发生类似情况, 转辙机将一直处于超工作电流状态, 直到维修人员赶到现场对道岔实施单独操纵。在这种情况下极易烧毁电动机。
2 改进后的电路原理分析
改进后的电路图如图1 所示, 新增部分见虚框。与原四线制道岔控制电路比较, 主要改动是增加1 个时间继电器TJ , 常态为吸起状态。当1DQJ 励磁吸起, 即道岔启动超过预设时间(如10 s) 后, TJ ↓, TJ 的复示继电器TJ F ↓, 切断道岔动作电源, 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电路动作过程描述如下。
当1DQJ ↑, 2DQJ 转极, 道岔启动后, 通过1DQJ 第3 组后接点断开了TJ 的KZ 电源, TJ 由并联在其124 线圈上阻容组件的放电保持吸起。 如果此时道岔因某种情况不能在预设时间内转换到位, TJ 将落下, 并通过TJ 的第2 组前接3.
图1 改进后的电路原理图

点切断TJ F 的KZ 电源, 使TJ F ↓, 切断道岔动作电源, 使道岔停止转换, 同时也切断1DQJ 的自保电路, 1DQJ ↓, 并通过1DQJ 第3 组后接点接通励磁电路, 在并联的阻容组件作用下, 使TJ 立即吸起, 通过TJ 第1 组前接点接通并联在TJ 124 线圈上阻容组件的充电电路, 切断其线圈2 号端子上的KF 电源, 同时通过TJ 第2 组前接点接通TJ F 的励磁电路, TJ F ↑, 为道岔的再次动作做好准备。预设时间通过并联在TJ 124线圈上的阻容组件进行调整, 一般为10~13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