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能协会城轨交通节能专业专委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轨道交通分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设计咨询专业委员会

行业资讯

从一起接触轨短路事件谈安全防范

发布日期:2015-12-22 00:27

从一起接触轨短路事件谈安全防范
 
摘 要:介绍了武汉轻轨系统接触轨短路事件的经过,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接触轨;短路事件;防范措施
 
      武汉轻轨正线列车采用 DC750 V接触轨供电,接触轨与走行轨的水平距离为 683.5 mm,虽然接触轨采取了防触电的绝缘罩保护,但是还是有一面外露,线路、信号人员上线作业时,不仅要考虑将线路封锁或停止列车运营,同时,还须将施工涉及范围内的接触轨停电,以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1 事件经过
      2005 年 4 月 10日02:30,武汉轻轨线路人员按计划对硚口路站的硚口2号道岔 进 行 保 养 作 业 ,03:50 左右,因施工工具(撬杠)较长,从接触轨下方穿过时,触碰接触轨,造成车场接触轨短路,QK2DG&L1G 受电箱炸裂、变形报废(图1、2),未造成人身伤害。
      事件发生时,正是夜间运营停运检修期间,总部立即派出抢修人员赶赴现场,将烧毁的受电箱进行了更换,保证了早晨头班车从车场正点发车。
2 事故原因分析
      (1) 事件发生地点硚口2号道岔位于车场内西端口,由硚口路站负责管理,在制订《半月施工计划》(下称计划)时,未考虑到硚口 2 号道岔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硚口2号道岔附近牵引供电设施、接触轨属车场开闭所管理。
      (2)经过调查发现,控制中心调度员接到硚口路站值班员的施工申请后,核对施工计划时,未发现计划中硚口道岔保养的施工停电范围是正线停电,与车场接触轨停电的要求是不一致的。调度员盲目认为施工计划与实际施工申请内容相同,同意给点施工,致使施工人员进入有电区作业。
      (3) 违章蛮干,不按程序作业。经调查,线路人员在作业前,未执行施工前对接触轨进行验电,确认无电后连接好地线再开始施工的安全防护作业程序,便开始施工作业。
      (4)对员工培训不够。由于对各系统设备的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办理施工请、销点时,未考虑到硚口2号道岔附近2根短轨带电(由车场开闭所供电,而非正线硚口路牵引降压所供电),因而没有提醒作业人员。
      (5)规章制度不够严谨。运营开通初期,在特殊接口位置进行的施工作业,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人员年轻,缺乏锻炼,对规章未能认真地学习和执行。
      通过对该事故原因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接触轨的安全防范是轨道交通行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3 防范措施
3.1 加强安全防范管理
      (1)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现行的规章制度进行研究、讨论,找出死角、漏洞以及与实际运营不相符的条款,尽快对规章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
      (2)加大员工培训力度,特别是前期培训中忽略了的设备系统的认知培训,定期组织各专业生产人员(包括行车调度员、值班站长、行车值班员、车场调度、司机等)到设备现场了解设备系统的安装及运转情况,定期组织上线作业人员参加安全防护用具使用培训班。
      (3)规范作业标准,加强内部管理,对目前已发布执行的作业标准、作业程序、处理步骤等规章(规定、条文)进行细化,规范用词。使其更符合一线生产实际,更具备可操作性,更安全合理。
3.2 强制执行作业规范
      (1)上线作业时,须先验电接地后方可作业。在没有经过正常验电接地的情况下,必须按有电对待,不得臆测接触轨无电。在进行作业时,作业人员,包括所持的工机具、材料、零部件等,与接触轨的距离应当至少保持 300 mm 的安全距离。
      (2)非接触轨检修作业中,严禁触摸、踩踏、翻越接触轨绝缘罩,禁止从接触轨下部操作、传递工机具。
      (3)刚开始参加上线作业的人员 ;职务或工作单位变更,但仍从事上线作业的人员;中断上线作业连续6个月以上,重新从事该工作的人员,事前要进行接触轨安全知识考试。
      (4)工器具和安全防护用具,在使用前须进行认真检查(日常由工班长检查确认,在使用前由作业负责人检查确认),符合要求方准使用,并建立定期安全性能检查制度。
      (5)对于正线与车场接口部位的设备检修,如车场与正线连接部分道岔、信号设备的检修,必须将与检修部分相关的所有接触轨停电,并在所有可能来电的方向验电接地后方可检修。
3.3 加强施工计划的编制
      (1)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申报的计划。申报的作业计划内容中必须对接触轨停电范围、停电时间、作业影响提出准确、详细的要求。控制中心在汇总、编制半月作业总计划时,必须对各作业单位提出的接触轨停电要求进行审核。如有疑问,应及时与相关单位沟通、澄清,必要时,经协商后予以更正。
      (2)当作业范围、停电范围无法完全一致时,要求的停电范围必须要覆盖作业范围,以保证作业绝对安全。
      (3)当进入正线和车场的作业需要更改作业区域时,除按规定要求作业单位重新办理登记请点外,调度员要向电调确认接触轨的供电状况,只有确认停电后方可下达准许作业的调度命令。
3.4运营期间的抢修作业的安全防范
      (1)运营期间特殊情况下需要接触轨停电时,由当事人(站务人员、维修人员或乘务人员等)向控制中心提出申请,控制中心立即向总部领导请示,如情况紧急,可先停电后再行汇报。
      (2)运营期间对要上线的抢修或其他作业,由作业人员向控制中心申请,控制中心收到申请后,立即向总部领导请示,经批准并对作业区域停电后方可进入。在进入停电区域抢修时,要按规定进行验电接地,若在检修区域或两端存在电分段时,除在所有可能来电的电分段处验电接地、设置防护外,还要在请点时封锁相关线路,严防列车将电带入检修区域。同时采取相邻车站设置警告标志或客车慢行通过及客车司机加强了望等必要措施,保证作业安全。
      (3)对于作业区域不能停电的抢修,必须报总部领导批准。同时,控制中心应对列车采取扣停或绕行的措施,确保作业区段无列车运行,作业人员要按照本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若邻线列车仍在运行,在抢修时现场监护人员要注意人员及工器具不得侵入邻线限界,时刻注意防止触电。在接触轨不停电情况下的作业,作业人员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且必须保持最低不小于 300 mm 的安全距离,做好安全措施,并设置坐台和现场监护人员。
      (4)对下站台取物(物品距接触轨大于安全距离);列车临时停放宗关站折返线,司机、车辆检修人员上下列车途经折返区;道岔扫雪(包括临时清扫)等无大危害的情况,可不需停电,由各部门预先制订具体的安全措施,由作业人员向控制中心提出,经控制中心同意后方可作业。
3.5严格安全防护用具的检查和使用
      (1)加强检查督促。强化安全员和现场施工负责人的安全监督职能,坚决制止违章作业现象。线路设备检修作业严格遵守“请点—验电—挂接地线—作业—清理现场—销点”的作业程序。
      (2)绝缘手套、鞋。使用前应检查绝缘手套、绝缘鞋有无破裂或漏气、潮湿浸水。绝缘手套的长度至少要超出手腕10 cm,带手套时应将外衣袖口放入手套的伸长部分。绝缘手套、绝缘鞋使用后必须擦干,在专用柜内与其他工具分开存放,上面不得堆压任何物件。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室内,不能与酸碱物质、油脂等接触,更不能在太阳下暴晒。
      (3) 绝缘杆。使用绝缘杆的电压等级与被操作设备的电压等级必须一致,选用与所执行任务相适应的绝缘杆作业。使用绝缘杆的操作人员手拿握手部分,应注意不得超过护环,同时要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靴。雨雪天气使用绝缘杆时,应在绝缘杆的绝缘部分加装防雨罩,使用时应注意防雨罩的上口应与绝缘杆紧密接触无渗漏,使其有效地把绝缘杆上流下的雨雪水阻断,不致形成对地闪络。绝缘杆应垂直存放,架在支架上或悬挂起来,但不得贴墙放置。
      (4)验电器(声光式直流式)。试验前按下试验按钮观察验电器的声光指示是否正常。使用前选择与被测设备的电压等级相适应的验电器。为保证使用安全,每半年做1次试验,并登记记录。超过试验期15天的验电器严禁使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供电系统安全规程》中要求,保持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验电器应妥善保管,不得强烈震动或冲击,也不准擅自拆装和调整。
      (5)接地线(短接器)。在停电设备上挂接地线时,必须验电,防止带电挂接地线。验明无电后,应立即将接地线与停电设备连接或短接。操作时,先装接地线的接地端,再装设备端。作业人员在挂接地线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靴),以免受感应电压伤害。条件允许,应尽量使用装有绝缘手柄的接地线,或以接地闸刀代替接地线,尽量减少操作人员与一次设备接触的机会,以防操作人员触电。
      使用的接地线必须是合格的接地线,严禁将接地线缠绕在设备上;严禁把短接地线拼接成长接地线使用;严禁把三相接地线作为单相接地线使用。
      在线路上使用接地线的接地端必须接在钢轨上,不允许以其他位置代替。供电线路两端或岔区,凡是可能来电的方向都要装设接地线。作业人员应当在接地线封锁区以内作业。接地线的安放必须考虑到不会碰到有电设备,牢固不会脱落。
      防止带电装设接地线的关键是验电操作,应当正确检查、使用验电器。装设接地线之前,应根据装设接地线位置选择合适的接地线,提前进行检查,保证接地线合适待用。在装设接地线的过程中,作业人员的身体不得接近接地线的金属部分。各部门接地线应当编号,固定地点放置,由专门人员管理。接地线应当经常检查,定期试验,应当有完整的设备台帐,时刻保持在合格备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