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将建地铁快线连接市区郊区
2016-05-16 17:07:11
连接市区郊区
记者从13日举行的“2016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国际论坛暨《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理事会年会”上了解到,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城市纷纷计划建设市域快线。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顾问院长沈景炎透露,目前国家相关部门正在制定市域快线的规划与设计导则,以及相关国家技术标准,作为在市中心外围的快速线路,单向运行时间不宜大于1小时;运行速度可达每小时100-160公里。
市区郊区客流不均延长地铁运行时间
近年来,国内建设地铁的城市不断增多,同时,又因为城市向周边发展,不少城市调整或正在调整轨道交通的网络规划。
“但城市轨道交通本身客流量的分布并不均匀,往往是中间经过市中心部分客流量大,两头客流量则较小。”沈景炎表示,随着城市用地向外蔓延,轨道交通线路也越拉越长,想要提速、缩短运营时间很难,而且市区与郊区是不同量级客流路段,全线客流不均衡,外围线路运量偏小,增加运营成本,不经济也不合理。
“外围组团、新城或新交通枢纽的建立,市域快线也逐渐受到重视。”同济大学教授孙章认为,城市轨道交通将不再是单一的地铁,而是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采用多种模式。
市域快线连接市区郊区停站少速度快
市域快线是中心城与外围城镇、组团、机场、枢纽等之间中长距离客流服务的快速联系通道。
沈景炎表示,市域线不一定自成线网体系,但应融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一体,归属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内,发挥网络化运营效益。最大辐射距离应控制在70-80公里内为宜,单向全程运行时间应不大于1小时,尽量缩短乘客往来于市区和郊区所需的通行时间。
沈景炎认为,市域快线应该体现“多、快、好、省”的特点。“多”——市域快线可以根据线路的长短,选择100-120-140- 160公里/小时的多种等级速度;“快”——速度快。要提高旅行速度和速度效率,充分发挥最高速度作用;“好”——安全、舒适、可靠,经济耐用、好维修、好更换,有利车辆维修资源共享,有利适应城市环境和景观要求;“省”——能耗省,郊区可利用地面、高架的形式以降低成本。
“市域快线与地铁、轻轨有区别也能互补。”孙章告诉记者,地铁更适合市中心的交通,而市区到郊区则适用于市域快线。地铁站间距一般为1公里,而市域快线的站间距随速度提高而加大,一般在三四公里以上,最大能达到十几公里,还可以组织快慢车,速度也比前者快一倍以上,能起到快速通道的作用。他建议,将来上海要建设的机场联络线也应该属于市域快线。(来源:长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