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 明
( 西安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 西安 710016)
摘 要: 介绍西安地铁在线网运营后,维护方式由专业化向区域化演变的情况,以及通信、信号检修规程优化 的方向和内容,说明技术专业化分析、现场区域化维护是适应线网维护模式的方向。 通过技术手段加强性能 监测实现状态修、性能修,说明智能化维护是地铁线网维护手段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轨道交通;线网运营; 向区域化转变的维护方向; 状态修; 智能化维护
中图分类号: U2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 6073(2017)06 0113 04
MaintenanceModesofCommunicationandSignal EquipmentunderNetworkOperation
LANMing
( 0peration Branch, Xi’ an SubwayCo., Ltd, Xi’ an 710016)
Abstract: Thepaperintroducestheshiftfrom theprofessionalized to theregionalized maintenancemodesduring network opera- tion in Xi,an subway, and explainstheway to optimizethecommunication and signalmaintenanceprocedures.Itisshown that technicalanalysisand regionalmaintenancearethesuitablenetwork maintenancemode.Besides, technicalmeansshould be used to strengthen theperformancemonitoring and realizestaterepairand performancerepair.Intelligentmaintenanceisthede- velopmentdirection ofsubway network maintenance.
Keywords: railtransit; network operation; shiftto regionalized maintenance; staterepair; intelligentmaintenance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不断有城市迈入 地铁时代,更多的城市则由单线运营进入线网运营,线 网运营后设备设施维修组织的复杂程度上升、现场维 修维护作业的管理难度加大、技术多样化等对线网设 备设施维护提出更高要求[1] 。 作为地铁这个多专业 有机体神经中枢的信号系统[2] 和有机体眼睛、耳朵的 通信系统[3] ,如何选择维护方式、调整检修思路,以适 应地铁线网发展的需要, 并在安全、 效率中找到平衡 点,是地铁运营中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1 维护模式的调整
1.1 区域化为主的维护方向
北京、上海的地铁维护遵循大区域、大专业融合,区域化管理维护模式;郑州、成都等地铁的通号维护采 用技术专业化、检修区域化的方式;广州、南京等地铁以 往实行专业化维护模式,但随着线网的不断扩大,线上 线下维护方式的转变,已经完成通信维护区域化调整。


1.2 西安地铁的通信、信号区域化调整
西安地铁通信工班模式与广州类似,2015 年 3 月 开始启动通信专业区域化工作,经过技能提升、物资准 备、检修规程调整等前期准备, 同年 11 月由网管、 无 线、交换、综合、PIS 工班调整为 0CC工 班、正线工班。 实施区域化后,1、2 号线的通信工班均调整为 4 个,比 原架构缩减了 2 个工班,减少人员编制 19 人。 前期还 根据生产实际设立停车场通信、信号工班,负责停车场 内列车检修及区域内通信、安防的维护,把车辆段通信 检车调整给车载信号工班。 区域化后,人员响应速度 明显提升,人员责任心有所提高,人员技能逐步增强, 设备稳定,故障数量有所下降。
1.3 不同维护模式的优缺点
通号系统的特点是各子系统自成一体、互相支撑。 从技术分析、故障处理、抢险调度方面来讲,专业化更 合适。 但是随着线网化的发展,专业化人员劳动效率 低、反应慢、专业窄的弊病越来越突出。
1.3.1 区域化维护的优点
1) 区域化维护优化了生产组织,提高了人员的劳 动效率。 从机房专业多次检修变为全设备检修,减少 了专业间工作的不平衡和无效工作时间,从规章上打 破线路区别,统一了标准。
2) 强化中央工班性能监控要求,维修方式从计划 性维修向状态性维修靠拢。 状态性维修可以有针对性 地开展有效的维修动作,提高设备设施的可靠性,在成 本控制上比计划性维修有明显的提升[4J 。
区域维护需要注意的是工班间的协调和联动,需要充分发挥中央指挥调度的功能。 技术人员必须强化专业化管理,在属地工班管理的情况下,做好专业分析和指导,同时强化基层员工的专业技能。
1.3.2 大区域、大专业维护方式的弊端多,不是发展方向
1) 由于人员压缩过大,人员不足矛盾明显,生产组织、质量控制和协调难度加大。
2) 大专业融合对维护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需掌 握多个系统专业技能, 但实际情况是基层维护人 员 “ 万金油” 多,骨干人员少,设备故障修复时间、修复率 不是很理想。
3) 工班管理由于专业跨度大、人员混杂,管理风格差异很大,基层问题较多。
目前部分地铁也在进行专业调整,避免区域化维护中融合专业过多的问题。
2 线网运营下通信及信号规程的优化
2.1 通信规程的优化
针对区域化调整后的通信专业,为适应线网运营 的需要,进行了修程修制改革。 通过加强中央设备性 能监控、试点拉长检修周期,对部分设备进行故障修, 建立信息化智能机房以减少现场巡检。
1) 加强中央设备性能监控,压缩现场无效检修项 目。 加强中央网管对设备状态性能的监控分析,如把 传输系统光功率、复用段 B2 误码,无线系统全线基站 功率、驻波比值监控,电池组的浮充电压和电流,PIS 系 统 AP状态等内容纳入 规程[5J 。 通过性能分析,掌握 设备状态,提前进行预防性维修。 通过增加中央网管 监测检修工作压缩了通信现场周巡检 60% 以上的内 容,提高了现场人员劳动效率,使现场人员更多地投入 到专项整改和故障应急处理中。
2) 优化检修周期,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及设备维 护经验,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考虑到加强中央网管对 全线设备的监控功能,结合运营维护中设备的故障率 和实际运行状态,将通信系统设备的检修周期由月检 调整为双月检。
3) 终端设备调整为故障修。 由于通信系统终端设备数量多、运行稳定、故障率低、影响较小,考虑到 中央增加了相关终端的监控,把数字模拟子钟、摄像 头等终端设备的周、月检内容合并周期,并调整为故 障修。
2016 年 4 月西安地铁选取了 1、2 号线 4 个工班,对修改后的检修规程进行了试点,通过 10 个月的对比 分析,设备稳定性、故障率未见异常变化,人员响应速度明显提升。 自主发现、处理故障隐患增多,基层工班 对于生产的自主性更强,提高了人员的劳动效率。 对 通信修程进行优化和调整后,经过核算通信正线单位 设备减少 150 h I人 I年。 2017 年 1 月 1 日起,新规程在 西安地铁全线执行。
4) 建立信息化智能机房,取消日常巡检。 地铁通 信系统包含 10 个子系统,目前各系统网管能够监控大 部分性能指标。 利用各个电信运营商无人值守机房的 成熟经验,西安地铁目前正在试点通信标准化信息机 房的改造方案,通过增加对通信设备室内的环境监控、 电池内阻、设备房内音视频监控等手段,实现通信系统 及机房的信息化全监控和遥测、遥控、遥信功能[6] ,并 选取部分正线设备房进行取消周巡检工作,设备室内 的日常检修周期延长至双月或更长试验周期。 实现每 个机房减少 100 ~120 工时 I年,从 而把人员从日常繁 琐、低效的巡检中完全摆脱出来。 通信系统完全通过 中央监控进行日常维护工作,现场人员根据中央对性 能的分析进行预防维护,实现性能修、状态修、检修质 量回放检查,极大改变目前检修的形式和内容,大大提 升现场人员的劳动效率。
2.2 信号规程的优化
1) 根据设备实际使用情况, 对设备实行分级检 修,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根 据 设 备 故 障 后 影 响 程 度 不同,把全线道岔分为 关 键 道 岔 和 非 关 键 道 岔。 折 返站的折返道岔作为关键道岔, 检 修 周 期 明 确 为 周 巡半月检, 其 他 道 岔 检 修 周 期 明 确 为 半 月 巡 月 检。 如根据 LED信 号机使用地点不同, 对全线信号机进 行分级,分为常态下亮灯信号机 和 常 态 下 灭 灯 信 号 机。 常态下 亮 灯 信 号 机 ( 如 场 段 使 用) 电 气 测 试 项 目明确为半年检,常态下灭灯信号机( 如正线使用) 电气测试 项 目 明 确 为 年 检。 目 前 信 号 设 备 分 级 作 为西安地铁信号规程优化的重 要 方 向, 正 在 积 极 推 进中。
2) 考 虑 新 线 实 际 情 况, 增 加 部 分 设 备 检 修 内 容,增强设备检修针对 性。 西 安 地 铁 通 信 信 号 规 程 为全线通用,但考虑到新线设备 还 未 完 全 进 入 稳 定 期,新线道岔巡检全部 执 行 周 巡。 同 时 根 据 实 际 环 境,对高架段相关设备检修内容增加 防 尘、 防 潮、 防水项目。
3) 侧重现场设备检修的实际状态,对检修方式进 行优化。 线网维护要求严、实、细,通过 2016 年的规程 验证和课题讨论,针对规程中存在的与现场实际不符、文本描述不严谨、检修方式不易执行、检修周期不合理 等问题进行了集中解决。 如西安地铁 2 号线信号机点 灯试验项目以往为动车验证,但在实际检修过程中月 度动车点数量少,动车路径限制于动车项目,相关点灯 测试完成率低,经过优化,调整为“ 2 号线正线常态下 灭灯的信号机半年检修,结合正线 ZC重启、动车测试 项目同时执行,关闭 ZC,然后通 过排列进路的方式查 看各个信号机灯位显示情况,对于通过排列进路不具 备点黄灯位条件的信号机暂不检查黄灯位,其他灯位 显示情况均需检查” [7] 的方式,优化了实现手段,真正 落实了检修项目;1、3 号线 WCU ATP检修项目中包含 冗余试验,但该项目容易引起不可控问题,现场操作困 难,通过和厂家确认优化为“ WCU ATP重 启” 项目。 通过厂家培训、调研等方式,把以前操作标准不清、理 解不同的拉力测试项目进行了验证和调整,使检修指 标真正指导生产。
在修程改革中发现信号监测设备缺失,无法依托 维修信息化系统及相关设备对一线设备设施的状态 进行跟踪与监控,是制约人员效能和设备维护质量提 升的突出和共性问题[ 8 10 ] 。 如正线信号设备无微机 监测设备、正线道岔无缺口监测设备,无法在性能上 进行下一步分析;个别线路车载设备未安装远程监控 设备,无法对库内及上线运行电客车的车载单板设备 状态进行实时监控,虽采取了诸多如早送车、增加正 线等保 障 人 员 的 措 施, 但 难 以 做 到 故 障 早 发 现、 早 处理。
3 结语
从各个地铁维护方式及西安地铁区域化维护调整 情况可以看出,技术专业化分析、线上相关专业内区域 化维护、后台维修基地深度维修是适应线网维护模式 的方向。 提升检修质量、提高劳动效率,符合线网生产 实际的要求; 通过技术手段加强性能监测, 实现状态 修、性能修、故障修;提升深度维修,实现智能化、信息 化维护等是地铁线网维护手段的发展方向。
收稿日期, 2017 04 07 修回日期, 2017 05 01
作者简介, 兰明,男,本科,高级工程师,通号部副部长,从事轨道交 通线网建设与维护相关工作,41814880@qq com
基金项目, 西安地铁运营公司 2017年创新工作预算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