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能协会城轨交通节能专业专委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轨道交通分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设计咨询专业委员会

行业资讯

规划设计|广州南站十年规划:面向实施的城市设计

发布日期:2024-08-23 13:29:14

      广州南站地处广佛都市圈中心地带,是全国最繁忙的火车站,5小时可达上海、郑州、西安、重庆、贵阳、南宁、海口等城市,8小时可达北京;是四通八达、高度融合的国家干线铁路和区域城际轨道一体化网络的重要支撑。历经十余年建设发展,广州南站现已形成集高铁、城际、广佛两市地铁三重快速轨道交通优势叠加,带动南站商务区成为广佛区域要素集散的核心平台和港澳高端资源辐射内地的起点。
 
△ 南站核心区整体鸟瞰图
 
规划背景
     广州南站始建于2005年,2010年随着武广高铁正式通车全面投入使用。自2011年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以来,南站地区的规划设计工作不断反馈调整和深化完善。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广州南站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2021年,《“1+4”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划定“广州南站-佛山三龙湾-广州荔湾海龙”先导区,明确南站商务区将建设成为“粤港澳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示范基地”。
 
      在高铁4.0时代下,广州作为第一代高铁交通枢纽的代表,需进一步将机械的交通流量转化为人性的空间关怀。“十四五”期间,广州市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立足于“世界最好的火车站”,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开展高水平和精细化的城市设计,并对交通、市政、产业发展等的进行全盘统筹,切实指导产业导入、土地供应、项目建设间的衔接。其中,核心区、石壁组团作为南站重点发展区域,以“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审阅”构建高质量、多层级、可落地的规划管控框架。
 
目标愿景
 
规划目标
     推动实现南站地区从功能单一的交通场站向“站城一体、业态融合”的大湾区门户枢纽转型。
 
发展定位
     粤港澳大湾区的客厅与门户枢纽经济区、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的新极核、广州市的南部中心区。
 
设计亮点
     一是从“外通”到“内联”,科学组织枢纽交通与商务交通。对接3条城际强化大湾区交通联系,整合4条地铁,规划4条直达城区的干道;预留城市航站楼为市民提供便捷服务;多层级道路系统疏导区域交通,实现快慢交通相分离。
 
     二是从“车站”到“都会”,构建枢纽商务与文旅消费体系。依托交通枢纽优势,以枢纽服务、国际消费和商贸会展为主导,以智慧服务为支撑,聚集总部经济、港澳服务、科技服务,构筑协同发展的高品质产业生态圈。
 
     三是从“流量”到“留住”,建立世界级标志性目的地。通过立体垂直的步行网络系统,将轨道站点、中轴公园与周边商业地块构成相互连接的整体,打造适应未来枢纽经济区特性的城市公共和建筑空间,营造自然、人、社会和谐发展的超级门户枢纽。
 
管理组织
     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分层管控的模式。以控规修编为顶层框架,一方面针对控规评估的问题,联合交通、市政、建筑、景观多个专业形成“1+6+1+1”的成果体系;另一方面通过控规修编搭建整体结构,将工作框架传导至后续城市设计和规划管控工作,形成“地区-组团-地块”全周期分层次规划传导管控模式。
 
     从“理想蓝图”到“建设实施”的有效传导。为实现城市设计意图到建设实施管理的有效传导,以4大类14个小类的管控要素,制定重点项目管理图则,纳入土地出让条件为开发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 广州南站核心区东门户天际线效果图
 
实施成效
     一是基于“规管建一体化”,指导南站TOD综合枢纽实施。为了更好地推进南站地区相关项目的建设实施,市城规公司从控规优化、到规划管控图则和土地出让条件出具阶段全流程跟进。南站TOD综合枢纽项目作为第一个“规管建一体化”的实施项目,以“西交通、东商务”为原则,统筹多类型复合交通空间和换乘大厅,并满足商务服务综合开发,推动一体设计、统一建设、立体开发、功能融合。
 
     二是以规划引领石壁组团更新,塑造新一代生态宜居新城。石壁组团为南站地区第一个城中村更新改造项目,由市城规公司牵头推进控规深化,同步联合与史基摩欧文美尔(上海)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开展精细化城市设计,充分对接改造主体、指导改造方案,以规划引领塑造良好宜居环境。
 
   ( 来源: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