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较场口到动物园段开通试运营,这是重庆的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也是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2006年的时候,2号线延长到新山村,这条线路开通后极大地方便了沿线居民的出行。 进入10年代初,轨道1号线、3号线、6号线也先后开通,并且路线也在延伸,市民的出行条件得以改善,不用担心公路堵车的影响。2号线和3号线采用的是跨座式单轨,1号线、6号线采用的是地铁,用的是B型车,单节车厢载客量并不是太大,所以高峰时段非常拥挤,尤其是3号线。
最初开通的4条轨道交通不仅是改善市民出行条件,同时也带动了轨道沿线一些地方的开发,有些地方在轨道刚开通的时候沿线还很荒凉,轨道开通后很快吸引了众多开发商,轨道沿线建起了很多楼盘,还有一些商业街。10年代后期和20年代初期,重庆又掀起新一轮的轨道交通建设热潮,先后建成开通了6号线的国博支线、5号线、4号线、环线、10号线、9号线、18号线,同时轨道交通还延伸到主城九区以外的区域,比如1号线延长到璧山,璧山还建成了璧山地铁站到璧山高铁站的胶轮有轨电车(云巴),之后还建设了璧山到铜梁的市郊铁路,相当于速度比较快的地铁。此外市郊铁路还有江津到跳磴线,在跳磴可以对接5号线、18号线。在车型方面,新建的地铁线路普遍采用了AS型车,单节载客量要比1号线、2号线、3号线、6号线的车辆要大一些。
十年前重庆建设的轨道交通带动了一些地方的开发,前几年建成的轨道交通也通向一些尚未开发的区域,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疫情影响加上房地产不如十年前,有些新建线路一些区段平时客流少,新建轨道又花了不少资金,现在重庆轨道方面也在酝酿涨价。
当然现在重庆还在新建一些轨道交通,比如15号线、7号线、27号线,同时一些既有线路还在延伸,比如4号线西延段,新线建成可以进一步完善轨道路网,也能减轻一些既有轨道交通线的客运压力,像10号线现在就减轻了3号线的压力,将来27号线也能减轻1号线的压力。
二十年的时间,重庆的轨道交通营业里程从0公里到接近600公里,当然这个接近600公里还包括了璧铜线、江跳线这些市郊铁路和璧山云巴这些,部分轨道交通线还直通火车站、机场,极大地方便了本地市民和外地旅客的出行。
(来源:快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