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家央企加入青岛地铁“朋友圈”后,青岛地铁集团进一步深化产业链协同,聚焦设计、装备制造、智慧化应用等核心环节,8月3日举办了青岛轨交产业协同发展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57家轨道交通设计院、装备制造企业及智慧化解决方案供应商齐聚一堂,通过实地观摩、座谈交流、现场签约等形式,共谋轨交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绿智融合:感受轨道交通创新脉搏
青岛地铁集团始终秉承“为人民建地铁、为城市建地铁”的初心,深入实施“1635”发展战略。此次轨交产业协同发展大会,是探寻“设计-建造-装备-运维-产品推广”全链条绿智融合的又一次尝试。
企业代表现场观摩了在建的红岛控制中心施工现场、九顶山站、全自主运行TACS线路6号线以及一流地铁创新展示中心等智慧建造、智慧运维、智慧运行场景以及数智融合方面业务成果。现场演示了施工项目智能巡检机器人,将AI大模型与智能机器人充分融合,做到全自主、全场景的巡视检查;智能装备、数字化管控等智能建造技术在饰面高性能混凝土浇筑、墙体砌筑等方面的应用成果。同时,在青岛地铁绿色智慧场景落地车站——九顶山站实地体验了智慧车站管控平台功能,参观了绿色装配式车站的应用落地情况。随后在一流地铁创新展示中心介绍了青岛地铁在绿色制造、数智融合方面的业务开展情况。
签约落地:产业生态再添新动能
产业协同发展座谈及签约仪式上,青岛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君对到访嘉宾表示欢迎,他指出,轨交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开放、协同、共赢的产业生态,青岛地铁将持续深化与各方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轨交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随后,青岛地铁集团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昌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等27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各方将在智慧车站建设、装配式建造、储能技术应用、班组建设等多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座谈期间,各方还围绕绿色低碳、智能智慧等开展多维度技术研讨和需求对接。与会各方均表示将持续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共享发展机遇,共赢美好未来,共同书写轨交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此次轨交产业协同发展大会是青岛轨道交通产业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形成了可复制的“企业资源互通、产业生态共建”新模式,为城市级产业协作提供创新范式。未来,青岛地铁将持续深化与央企、民企、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智慧化、绿色化、本地化发展,构建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来源:青岛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