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评审,无锡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08标项目成功入选江苏省“绿色建造试点项目”名单。此前,该项目已被列为省级“智能建造试点项目”,此次再获省级认定,不仅是对无锡地铁在装配式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智慧管理和绿色施工等方面扎实举措的高度肯定,更是江苏省建筑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生动典范。 项目简介
无锡地铁5号线土建08标项目采用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模式(EPC),范围为坊明路站~新阳路站~新洲路站~新华路站(不含)三站三区间土建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及施工。
其中,无锡地铁第三期建设重点车站——新阳路站、坊明路站,以“智能建造、绿色低碳”为核心,设计采用装配叠合整体式2.0版技术,实现预制装配率高达90.2%,具有提升安装精度、降低人力成本、加强安全保障、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
装配式技术
像“搭积木”一样建车站
作为国内首批大规模应用装配叠合整体式技术的地铁项目,新阳路站和坊明路站主体结构由452块工厂预制的大型构件(含墙板、层板等)组成,如巨型“乐高”般精准吊装拼接。其中每块构件都配有专属二维码,实现生产到吊装全流程质量数据透明可追溯。
预制构件吊装
通过装配式技术的应用,项目显著减少传统材料(如方木、模板等)及建筑垃圾,在理想状态下能使现场人工需求降低80%,提升施工效率20%,缩短工期20%。此外,现场设置专门区域进行分类存放,对可回收物、可再生材料、有害垃圾等精细化处理并定期清运;同时,现场通过采用可重复利用的围挡、护栏、上下通道、水箅子、管沟等材料,进一步强化绿色建造实践。
预制构件智能拼装
智慧工地
织就立体管控一张网
在施工现场,智慧工地监管系统构建起立体管控网络:工人安全帽内置定位芯片,实名制考勤及活动轨迹实时呈现于管理平台;动态监控,实现AI摄像头全覆盖,自动识别预警安全隐患;扬尘监测仪联动围挡喷淋,实现“尘起即降、精准节水”。
智慧工地监管系统
视频监控管理系统
此外,盾构施工智能系统实时采集刀盘、螺旋机、盾尾及姿态等参数,为施工提供“数字护航”;盾构驾驶室还安装了防瞌睡唤醒装置,司机需每30~60秒按压确认清醒,否则自动报警,有效杜绝分心操作风险。这一系列信息化、数字化措施,为复杂城市环境下的地铁施工织就了安全、文明、绿色的智能管控网。
绿色施工
描绘可持续发展底色
项目将绿色施工理念贯穿全周期,渗透于每个细节:通过收集降水井井水用于场地冲洗、喷淋降尘及消防储备,实现水资源高效循环;采用可重复利用的承插型盘扣脚手架、装配式围挡及集装箱房,防护棚、通道均以定型化形式呈现,减少建材消耗;各区域广泛使用空气能热水器、变频空调及节能灯具,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从水、材、能多维度构建资源节约型施工模式。
冲洗台车辆抓拍系统装配式围挡
同时,绿色理念更融入创新实践:3D打印技术制作的直螺纹套丝检查工具,可以精准控制丝扣长度,提升质检效率;应用轻砂养护剂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及可泵性,促进胶凝材料水化,显著增强抗裂性;通过建筑垃圾分类存放并交由专业机构处理,资源化率大幅提升。从每一度电、每一滴水到每一方土,项目全力打造全周期绿色工程,追求最优绿色效益。
3D打印直螺纹套丝检查工具
绿色建造,创新领航。下阶段,无锡地铁将以发展绿色低碳的新型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智能建造核心技术运用,实现工程建设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不断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多元融合可持续发展,为推动“双碳”目标的达成及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贡献坚实力量。
(来源:无锡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