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日,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官网发布了《长沙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项目竞争性采购公告》。 项目概况:根据《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长沙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的函》,现整合大、中、小运量轨道和市域(郊)铁路规划,编制长沙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规划期至2035年);
项目名称:长沙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项目;
服务期:自发出成交通知书之日起至长沙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取得批复并提交正式成果之日止;
采购范围:长沙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规划期至2035年)及其相关专题研究;
大运量轨道系统以高峰小时单向客运量≥3 万人次为核心指标,主要采用地铁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等制式,典型代表为长沙地铁1-6号线。
中运量轨道系统覆盖高峰小时单向 1-3 万人次客运需求,包含轻轨、跨座式单轨、中低速磁浮等制式。系统灵活性强,能适应复杂地形,如重庆跨座式单轨穿越山地城市景观。
小运量轨道系统则服务于0.5-1万人次/小时的客流规模,包括云巴、有轨电车、智轨、悬挂式单轨等。
大运量轨道:强化市域辐射能力
作为轨道网络的骨架,长沙大运量系统以地铁网络加密与市域快轨延伸为重点,目前已运营的地铁1-6号线形成 "米" 字形核心网络。
根据规划,2035年前将新增多条跨江通道与外围延伸线路,强化湘江新区、长沙县、望城区与主城区的联系。
14条地铁中8-14号线待建,沿线无数业主热切期盼。
注意,此前网络流出的规划图中,在望城经开区、大泽湖、丁字片区之间还有一条没有编号的预留线。
长沙南同样有一条从高铁南站引出,抵达湘江科学城的地铁线。
市域铁路方面,已运营的长株潭西环线(山塘 - 湘潭北站)全长 17.4 公里,发车间隔 7 分钟,日均客流量突破 2 万人次,成为长株潭一体化的重要纽带。
未来还有河西快线,长宁线等轨道交通项目待建。
小运量轨道:织密末梢接驳网络
已运营的大王山云巴是长沙小运量轨道的标杆项目,线路全长 8.1 公里,设站 12 座,采用 2 节编组胶轮列车,高峰小时单向客运量 0.6-0.8 万人次,旅行速度 25-30km/h,在山塘站与地铁 3 号线无缝换乘,日均运送游客及居民超 1.2 万人次,有效串联湘江欢乐城、华谊兄弟电影小镇等文旅资源,验证了云巴在片区交通中的价值。
近日,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公开回应了人大代表关于小运量轨道交通规划的提议,透露《长沙市小运量有轨公共交通布局规划》已获批复,涵盖含浦线、铜官窑线、奥体新城线等4条线路。
规划中的铜官窑云巴则进一步拓展云巴的应用场景,项目起于沙河站,止于铜官窑站,总长约12.66km,站点从之前描述的3个变成了设站6座!
线路从沙河站出发,依次设李家湖站、丁字古镇站、航电中心站、廖家围站、铜官窑站。其中丁字古镇站&航电中心站为预留站,目前站点周边尚待开发。
其中起始站沙河站为换乘站,看直接与地铁1号线换乘,也就是说这条云巴也可以直接看做是地铁1号线的“ 尾巴”。
这个招标意味着着长沙轨道交通进入 "大运量骨架支撑、中运量节点衔接、小运量末梢延伸" 的多层次规划新阶段。
根据规划,长沙将整合大、中、小运量轨道及市域(郊)铁路资源,构建覆盖全域、衔接高效的轨道交通网络,服务期至 2035 年的线网规划将深刻重塑城市空间结构与居民出行方式。
(来源: 星耀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