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面对长达71天的高温预警,重庆轨道交通146座车站率先开放纳凉区,不仅成为山城酷暑中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更体现了城市公共交通对市民需求的理解与响应。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冲锋在前,从直面乘客的站务安全员,到默默守护的变电检修工、列车检修工,从高空作业的接触网维修工,到巡护轨道的线路检修工——10余个一线工种在热浪中精密协作、并肩奋战,默默守护这条“清凉”通途。轨道运营公司亦多措并举制定节电方案,倡导绿色低碳,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服务提质与人文关怀
图/朱纪安
除了高温应对基础保障,服务的温度也如清风般浸润在每一个细节中:24座车站配备的多语种翻译机,悄然打破语言隔阂;动物园站化身熊猫主题空间,以场景营造传递童趣氛围;2号线“幸福列车”承载54对新人驶向新生活;全新启用的“站长热线”则构筑起贴心高效的服务闭环。这些精细化行动,让轨道延伸的每一段路程,都成为有温度的陪伴。
线网扩展与运营保障
在升级服务与应对高温的同时,轨道交通的网络扩展与运营保障也未停步。6号线东站段的正式开通,进一步优化了东部槽谷的交通网络,搭建起了中心城区与重庆东站的快速通道,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多便利;面对节假日、大型赛事与展会带来的集中性大客流,轨道运营公司始终以“安全高效”为核心目标,通过精细化调度、动态运营调整等举措,确保市民乘客安全便捷出行。
国际交流与成果展示
重庆轨道交通运营20周年之际,“中国(重庆)单轨交通发展成果展示推介会暨2025国际单轨交通(重庆)可持续发展论坛”成功举办。此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全球19个国家的政府代表、行业专家及国内相关单位约300位嘉宾,成为单轨交通领域重要的国际交流盛会。会议期间,轨道运营公司与10家国内外单位集中签署合作协议,覆盖单轨设计、技术、运营等多个领域,推动重庆单轨技术走向国际市场。此外,由14家国内外企业、院校、协会共同参与的“可持续跨座式单轨交通技术交流合作机制”也在会上正式建立。未来,各方将通过年度会议、人才培训、联合攻关等形式,助力全球单轨产业协同发展。
技术突破与模式创新
在国际舞台上,2号线电梯改造项目荣获2025年度“电梯世界工程奖”,标志着公司在轨道交通设施更新技术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在运营创新方面,公司与中国邮政合作,利用10号线平峰时段富余运力提升快递运输效率,使“轨道+物流”的服务效能再上新台阶;在技术创新方面,技术研发层面,“先进微处理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轨道交通中心”正式成立,聚焦轨道交通核心系统自主化与智能化研究;搭载新一代跨座式单轨技术平台的单轨列车与熊猫主题列车也同步亮相,为重庆跨座式单轨“走出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从四月启程,到十月收官,重庆经历了一个长达186天的超长夏季。在这场与高温的持久战中,轨道运营公司不仅经受住了极端天气的严峻考验,更在技术、服务、网络与人文关怀等多个维度实现了突破。这段不平凡的周期,记录着公司在高温中坚守、在挑战中前行的关键轨迹。
(来源:重庆轨道交通)